早年秦国只是东方的一个小弹丸国,也经历过几次亡国危机,但最终都活了下来。也许大多数人认为秦国的转折点是,秦孝公上位后,商鞅被抛弃,以实施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事实上,秦孝公能够借此机会感谢秦穆公,他是改变秦国格局的重要人物。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期间击败晋国、灭梁国、芮国等,并帮助晋文公夺得晋国君位,使两国交好。秦国能站稳脚跟,也是秦穆公奠定的基础。
秦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它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尧舜禹时代,也是一个年轻的诸侯,直到西周灭亡。
秦襄公率领族人在保护周平王东迁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被赋予祁山以西的土地。
此外,周平王还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承诺“只要秦能赶走西戎,西戎的土地就会回到秦国。”
据《史记》记载,“秦能攻逐军,即有其地。”
秦国以这个“名字”征服西戎,百年来损失惨重,但实力逐渐增强,在西方边境站稳了脚跟。
经过一百年的战斗,秦国迎来了改变命运的君主秦穆公,他是秦德公的第三个儿子。
根据周礼的说法,秦穆公没有继承权,但秦人是商朝的后裔,一直有“兄弟”的传统。
[img]181394[/img]
秦德公去世后,长子秦宣公即位,秦宣公去世后,二弟秦成公即位,秦成公去世后,三弟秦穆公即位。
秦穆公在位39年,秦国国力迅速提升,一跃成为一流强国。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嫁给晋国公主,二是利用虞国人才。
秦国是东周初建立的诸侯国,受周礼的影响比其他诸侯国少得多,保留了许多自身的特点,既有利也有弊。
自周平王东迁以来,西周文化和制度已经过时,出现了许多问题,越来越失去活力。
然而,大多数诸侯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坚持规则,日复一日地衰落。
齐国首先采用管仲变法,成为春秋首霸;楚国不守规矩,以“我是蛮夷”为借口大肆扩张;
秦国也不例外,从西部边境的一个小国,逐渐越过岐山向东发展,与晋国接壤。
[img]181395[/img]
即使秦国被列为诸侯,也被世人看不起,与宋、卫、鲁等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相比,就像一个非主流国家。
当初重耳逃出晋国,离秦国那么近,过了黄河就可以了,但他没有去,宁愿跑到遥远的齐国,甚至南下楚国也不考虑秦国。为什么?
秦人被认为是野蛮人,不受世人欢迎。
但是,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积极向东靠拢,参与中原诸国的事务。
但秦国向东发展,遇到了晋国,晋国不仅是大国,也是当世强国。
秦国要想与中原诸国联系,不仅要通过晋国,还要依靠晋国,与晋国建立良好的关系是秦国的必然选择。
公元前656年,秦穆公继位后的第四年,娶了晋献公的长女伯姬为夫人,以婚姻的形式示好晋国,开启了“秦晋之好”。
[img]181396[/img]
与晋国结好,不仅给秦国带来了希望,还获得了两位旷世人才。
晋国用小手段摧毁了强敌郭国和虞国,两国君臣都成了俘虏,包括百里奚。
晋国对这些亡国大臣来说并不少见,百里奚被晋献公作为家奴送给女儿,然后作为陪嫁奴进入秦国。
据史记载,“既虏百里,以为秦缪公夫人于秦。”
百里奚被后人誉为“五大夫”,对秦国的贡献丝毫不亚于商鞅。他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百里奚还推荐朋友剑叔,当世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可以与先云媲美。
秦国通过嫁给晋国公主,开辟了东进之路,能够参与中原诸国的事务,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秦穆公在百里奚、剑叔的帮助下,倡导文明教育,修缮国政;开地千里,称霸西戎,天子致伯。
从此,秦国崛起,秦穆公的功勋并不弱于秦孝公,秦孝公实施了“商鞅变法”。
秦穆公是如何成为秦国君主的?他是如何提高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