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赢得了“废王立武”的最后胜利,基本上击败了控制政府的长孙无忌集团。在“废王立武”的过程中,李积的支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导致唐高宗和长孙无忌翻脸。那么,在李积的支持下,唐高宗为什么能下定决心与长孙无忌翻脸呢?以下是一篇详细的文章。
唐高宗在登基初期面临着一个非常不愉快的朝廷局势,长孙无极党完全维持了政府。然而,当时朝廷的许多官员并不支持长孙无极,但他们不信任唐高宗的力量,也不敢公开支持皇帝。因此,唐高宗需要做一两件大事来违反长孙无极,并聚集这些潜在官员。
[img]181239[/img]
经过几次尝试和仔细考虑,唐高宗最终决定以“废王立武”为突破口。然而,根据唐朝的政治制度,更换皇后必须经过“三省”的程序审判,“三省”的长官(首相)是长孙无极的人。因此,唐高宗希望在“废王立武”的早期阶段,让长孙无极同意更换皇后,但没有效果。
由于劝说无效,唐高宗只能直接更换控制“三省”的长孙无忌党羽,即与长孙无忌公开翻脸。然而,唐高宗有两个担忧:第一,唐高宗在朝鲜的基础很浅,没有合适的候选人接任“三省”高官;第二,长孙无忌的政治能量太大了。如果宫廷政变发生了怎么办?
[img]181240[/img]
有两个顾虑,唐高宗没有和长孙无忌翻脸。这时,“废王立武”对唐高宗有两个非常有利的变化:一是以许敬宗、李义府为代表的一批中层官员站出来公开支持唐高宗,让唐高宗在朝鲜有了真正的自己人;第二,司空和英国公李积明确支持唐高宗。
李积当时是唐朝军方最大的老板。李积的支持意味着唐高宗得到了唐朝军方的支持,所以没有必要担心长孙无极会发动政变。正因为如此,唐高宗在李积表态后,立即罢免了长孙无极党的二号人物楚遂良,并替换了“三省”的所有长官或架空,“废王立武”成功。
唐高宗和长孙无忌翻脸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