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是明朝开国的第一个英雄。徐达和朱元璋是同胞,他们相似。朱元璋早年起义时,徐达与他一起战斗,先后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等人。公元1368年,徐达和副将军常遇春推翻元朝统治后,成功进入大部分。元朝灭亡时,朱元璋即位,定国号明,历史上被称为明太祖。
许达为大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被朱元璋封为右丞相,兼任王子少傅,后来被尊为魏国公。
徐大生有四个女人,一个当上了大明皇后,深受人们的喜爱。两人成为大明王妃,富贵荣华,另一人出家当尼姑。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成为大明皇后的徐仪华。
徐仪华出生于公元1362年,是徐达的妻子谢夫人生下的长女。当时,徐达与朱元璋和陈友谅竞争生死。女儿出生后,徐达从前线飞纸和谢夫人给女儿取名徐仪华。
[img]181128[/img]
徐仪华才华横溢,爱读书,尤其喜欢兵书,被誉为“女诸生”。后来,徐仪华的名声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朱元璋于是打电话给徐达,说:“我们两个在生死之前是一样的。最好把你女儿许配给我儿子。亲吻怎么样?”当然,徐达只是跪着感谢他的恩情。
就这样,15岁的徐仪华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迪,自然成了燕王妃。
婚后,才貌双全的徐仪华深受朱棣的喜爱。他们彼此相爱,甜蜜而幸福。徐仪华的肚子也很好。婚后,他很快为朱棣生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事实证明,徐仪华不是一个好的圣贤,也是一个好的参谋长。1380年,徐仪华跟随燕王朱迪北征,先招募蒙古将军,然后活捉北元将军索林帖木。凶猛的蒙古军队崩溃了,都成了朱迪的囚犯。
两次北征,朱棣名声大震,而军功帐却有徐仪华的一份功劳。
[img]181129[/img]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太子朱允铉就位,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建文帝。建文帝一上台就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削藩。
燕王朱迪有野心。当然,他不能容忍建文帝的行为,所以他毅然发动了靖难之战。朱迪以“清君侧”的名义率领军队进攻南京,并让世子朱高炽守卫他所在的藩地北平。
北平是朱迪的巢穴,位置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当然,建文帝不会让朱迪反叛,所以派将军李景龙包围北平。
尽管有朱高炽,但军政部署,都是徐仪华一手操纵,亲自策划的。朱棣带兵进攻大宁时,
著名的李景龙率领军队突然在城下士兵。朱迪显然一时半会儿也帮不了他。没见过大风大浪的朱高炽吓得魂飞魄散,不知道该怎么办。关键时刻,徐仪华挺身而出。她从小就熟悉军书,开始展示自己的才华。她亲自布置了防守城。整个城市插上了一面旗帜,鼓声大喊,以迷惑敌人。同时,动员全市男女老少穿上兵甲协助守城。
这样,燕军士气大振,而李景龙却无法测量北平的虚实,久攻不下,竟然选择撤军,使北平得以保全。
朱棣后来得知徐仪华的所作所为,赞叹不已。
公元1402年,朱迪成功打败了建文帝,他就是明成祖。徐仪华自然被封为皇后。
成为女王后,徐仪华仍然很善良。看到士兵们多年来一直很累,他建议朱迪“和人民一起休息”。看到宫殿里的奢侈浪费,他建议朱迪要节俭。朱迪对徐皇后的建议基本上是谦虚地接受的。
@ 徐皇后还摘录了《女宪》、《女诫》,写成《内训》二十篇,便将古人的名言善行,写成《劝善书》,颁行世界。
公元1407年,46岁的徐皇后突然病重。临终前,她留下了两份遗嘱。一是劝朱迪做一个爱人的仁君。
[img]181130[/img]
第二,他告诉王子朱高炽,“我一直关心北平士兵的妻子和女儿。在那些日子里,他们在守卫城市之前就血淋淋地战斗了。不幸的是,当皇帝北巡时,我没能陪他去北平养老金。我希望你能替我做,但这个愿望!”
徐皇后去世后,朱迪痛苦欲绝,从此不再立后。迁都北平后,他将徐皇后埋葬在明十三陵,并将其命名为“仁孝皇后”。
徐皇后死后获得这个荣誉,想必也心慰。
仁孝徐皇后:徐达的女儿,明成祖朱迪原配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