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称赞他“奉世祖车驾驶进都,成为统一的大事,抽功最大”,是清朝入关定都、统一世界的关键人物。
崇德8年8月9日(1643年9月21日),52岁的皇太极暴病死亡,未提前指定王位继承人。瑞亲王多尔根和肃亲王豪格是最有可能继承王位的候选人。
[img]179529[/img]
然而,在双方势均力敌、旗鼓相等的情况下,多尔根不得不提出由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瑞亲王多尔根共同助政的妥协计划,以避免清朝内部的分裂和斗争。
第二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宣布灭亡。应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邀请,多尔根率领八旗精锐挥手入关,奉迎顺治皇帝定都北京,被封为叔叔摄政王,从而凌驾诸王,垄断朝政权力。
并非多尔根不想当皇帝,而是在通往皇位的道路上有很多顾忌。
@ 这是对苏王豪格的巨大威胁。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在继承王位方面有着固有的优势。只要豪格在,多尔就不敢轻举妄动。按照王位继承的顺序,王位根本不能轮到多尔根继承。如果你强行继承王位,你可能会受到世界的批评。当然,对于一向稳重务实的多尔根来说,你不想冒这个险。
顺治五年后,40岁的英雄死于监狱,清除了多尔根登上王位的最大障碍。然而,此时,多尔根被授予皇帝的摄政王称号,礼仪排场与皇帝几乎没有什么不同,所以他不需要冒“世界的风险”来争夺皇帝的虚假名字。
[img]179530[/img]
@ 多尔琏没有自己的儿子。据说他在与明军的一次战斗中受了重伤,从那以后就不能生孩子了。因此,尽管史料记载多尔琏有十个妻妾,但只有一个自己的女儿爱新觉罗·东佬和一个养子爱新觉罗·多尔博。
多尔博是豫亲王多铎的第五个儿子,也就是多尔根的侄子。多尔根没有自己的儿子意味着没有人继承他,即使他登上了王位,这也是他没有成为皇帝的重要原因之一。
@
多尔根英年早逝。7年12月9日(公元1650年12月31日),多尔根外出狩猎时坠马受伤,死于古北口外喀喇城(今河北省承德市滦河镇),年仅39岁。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想法会发生变化。如果多尔根能活二三十年,是否会选择称帝还不得而知。
对了,我们来谈谈多尔根是否想占领孝庄当太上皇。不管他是否占领孝庄,多尔根当时都是真正的太上皇。这位太上皇仍然是掌握实权的太上皇。顺治皇帝只是一个坐在皇位上的傀儡。
[img]179531[/img]
当你谈到多尔根这个地位的男人时,他会为了一个半老的徐娘小庄而死去。你不想要一个容易得到的王位吗?不管你信不信由你,我都不相信你会杀了他。
孝庄比多尔邈小一岁,在很多清宫剧中表演他们的青梅竹马。两个小猜想都是编剧的胡说八道。孝庄13岁时嫁给了皇太极,是多尔邈的小嫂子。现在编剧为了收视率什么都敢编。反正吹牛不用交税。也许他们会被吐槽得更多,他们仍然可以被搜索。为什么不呢?
所谓“太后下嫁”,来源于明朝遗臣张的一首诗:“上寿杯是婚礼的尊重,慈宁宫腐烂。春宫如何进入新的仪式,礼貌地迎接太后的婚姻。”
这样一部明朝遗老的讽刺戏弄作品,如何证明孝庄太后真的嫁给了多尔根,目前历史学界对此持否定态度。
[img]179532[/img]
结论:多尔根并非不想当皇帝,而是因为诸多原因和顾忌,使他不敢贸然当皇帝。
乾隆皇帝说:“王果萌异志,兵权在掌。为什么不呢?”于是他给了多尔根一个反冤案,他的头衔是“忠”,他是瑞忠的亲王。乾隆称赞他“扫除贼氛,消除宫禁,派诸王追歼流寇,抚定边疆,创造规模,做出最大贡献!”
乾隆的评论确实恰到好处。
为什么多尔根不做皇帝? 是不是想霸占孝庄,直接做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