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面对秦国和燕国的问题,廉颇在秦国和燕国 为什么廉颇采用完全不同的方式?

很多人不认识赵国廉颇,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有两种人是最常见的,有几千年的罪人和流芳百世的英雄。但也有一种人,明明犯了错,却成就了美谈,明明同样的对外战争,却因为对手不同,时而软弱,时而强硬。这种矛盾的人物代表之一就是著名的廉颇将军。

[img]177628[/img]

一、千古佳话“主角”

廉颇是一位著名的战国将军,但他不仅是他的军事才能,也是他与林相如的故事——将军的和谐,他也因为“负荆请罪”而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作为战国四大著名将军之一,它作为教育后代的榜样广为流传,这是独一无二的。

但在真实的历史中,看到廉颇一生参加的残酷战争,也许廉颇不仅仅是一个“负荆请罪”的妙人。长平战争和代代战争相继发生。当时几乎是两场关系到赵国生存的战争,但中间,廉大将军对不同国家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为什么?

二、长平战争“唯唯诺诺”

长平之战无疑是中国千年历史上的经典战役之一。赵国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他无法与秦国竞争。我们总是谈论它的后半部分,比如纸上谈兵的赵括和过于暴力的白起(杀死14万赵军战俘),但这一被忽视的前半部分——赵国著名将军廉颇与秦国将军王米的对峙也同样精彩。

[img]177629[/img]

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将军王米到韩国上党。上党太守直接献给了党和赵,大部分上党人都逃到了赵国。赵国接手上党,加上与秦国的新仇旧恨,在秦军的压力下,用全国的力量出兵,随后在长平展开了激战,历史上被称为长平之战。

起初,廉颇作为主要将军,当时只有10万人,这仍然是暂时的。与势如破竹、士气高涨的秦军相比,赵军不可避免地战而退。就连作为前线据点的二樟城和光狼城也被秦军占领。

[img]177630[/img]

然而,这几个月的失败并非毫无意义。廉颇在战斗中逐渐了解了秦军的真实实力和情况。秦强、赵弱实力不平等是事实。为了更有效地对抗秦军,廉颇用休息军“等待工作”代替赵王要求他尽快出兵。赵王对廉颇的做法非常恼火。他不知道战场的真实情况,奸臣诽谤他。他认为廉颇害怕秦军,所以他没有出兵。

后来,他听了诽谤,用没有实践经验的赵括代替了他。赵括与经验丰富的王米作战。后果可想而知。赵国被打败了,但秦国只是惨败。如果不是真的没有食物,白起就不能在坑里杀死被俘的40万赵军。可以看出,秦国当时也是一把弩。

[img]177631[/img]

长平战争结束后,秦国也精力充沛。从这个角度来看,廉颇的“闭门不出”政策是正确的。秦国只能拖垮他。后来,秦国真的拖不起他。秦国不得不贿赂赵王宠臣诽谤,用赵括代替廉颇。如果廉颇在早期听从赵王的命令,直接草率出兵,那么以后就不会有少胜多的战争了。

三、以少胜多的经典-代代之战

公元前251年,赵燕之间的代际战争爆发。也可以说,燕国看到赵国战败国力受了重伤。当时,燕国总理栗腹向燕王提议出兵赵国,想趁火抢“赚点好处”。

虽然长平战败,赵也精力充沛,但幸运的是,廉颇还没有失去赵王的信任。面对这场敌人我寡,实力差距很大的战争,廉颇被命令处于危险之中。赵王将赵剩下的20多万兵力全部委托给廉颇。然而,这一次,廉颇改变了对秦的“软弱”,主动出击。

[img]177632[/img]

@ 廉颇命令将军乐乘率兵5万,代代牵制南下燕军。他带领其他主力人马与燕军主力展开激战。这个时候燕军远远多于赵军,但是长途跋涉,骄傲轻敌的燕军怎么能打过背水一战,退不可退的赵军呢?

俗话说,骄傲的士兵会输,哀悼的士兵会赢。虽然廉颇在上一代战争中已经老了,但他一点也不老。他在与秦军的比赛中没有“软弱”。他以少胜多,大胜攻打燕军,乘胜追击燕国五座城市。

[img]177633[/img]

因为世代之战的胜利,廉颇封相。从长平之战到世代之战,他们都以弱对强。虽然他们的待遇相当矛盾,对秦“软弱”,对燕“硬”,但这也是廉颇充分分析彼此优缺点、审时度势后有针对性的作战策略。可以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可能是一代名将给我们的另一个道理。


面对秦国和燕国的问题,廉颇在秦国和燕国 为什么廉颇采用完全不同的方式?面对秦国和燕国的问题,廉颇在秦国和燕国 为什么廉颇采用完全不同的方式?

,,,

  • 战国名将廉颇是怎样的人?廉颇生平事迹简介
  • 廉颇在战国是个叱咤疆场的汉子,在疆场厮杀无数载,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他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赵武灵王戏秦王:到你眼皮底下走又怎么样?
  •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正在实施胡服骑射改革。他绝对是外国战争的一代英雄,但他在治理国家和治理国家方面并不那么聪明。然而,...

  • 揭秘:白起为什么会两次拒绝秦昭王出兵赵国
  • 白起出生的年代,秦国的国力已经十分强大了,秦昭王继位后有心图谋,统一天下,除了在政策上继续推行强有力的措施外,在军事...

  • 廉颇林相如将相和的错误:林相如没有做过相国
  • 京剧中有一部著名的传统剧《将相和》。这里的“将军”是廉颇,这里的“相”自然是林相如。因此,很多人认为林相如的官职是历史上...

  • 运动战大师李牧:第一个不敢南下打匈奴的将军
  • 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在史记中开始作为赵国守北方的优秀将领介绍。 李牧(?―前229年),生年未知,据估计出生于赵武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