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嬴子楚去世,长子嬴政被立为秦王。嬴政从13岁继位到49岁去世。在过去的36年里,嬴政从秦王政变成了秦始皇。他身边有五位宰相。最著名的是吕不韦和李斯。除了这两个,还有三个曾经是嬴政的宰相,分别是米奇、奎迪和王婉。其中,作为嬴政的丞相之一,奎状的一生虽然低调,但贡献很大。最出乎意料的是,奎状的名字,竟然被后人称为近千年的错误。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阶段”一词在古代有辅助国王的意义,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如总理、总理、相邦和总理。事实上,意义上有细微的差异。上述五位“总理”严格意义上是“阶段”。
在最近流行的《大秦赋》中,奎出现得很早,担任秦国太尉。因为对老艾不满,嬴政罢官回家。后来,老艾的混乱又出现了,救了公子扶苏,因功被提升为丞相。
事实上,历史上的奎状远比《大秦赋》低调得多。在历史书中,很少有关于奎状的记载。他没有被记录为太尉,也没有被记录为他参与了平息老艾的混乱。至于他什么时候担任总理,没有解释。因此,有些人认为奎状担任总理的时间可能比米奇晚。
[img]177430[/img]
奎状,楚国人,生卒年龄不明,父母也不明。他只知道,当秦王统一六国时,奎状和王婉担任左右丞相。奎状协助嬴政为大秦做出了四大贡献:
贡献1:协助嬴政统一六国,记录嬴政的伟大成就。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嬴政完成了“天下凝一”的伟大事业。这时,嬴政认为“王”字已经不能和自己的身份相匹配了。奎和王婉认为,在古代,有“三皇五帝”之称,其中“皇位上,皇帝下”。世界的主人应该以“皇帝”为荣誉,自称“我”。
这个建议得到了嬴政的认可。嬴政想让子孙代代相传,所以他称自己为“始皇帝”。并命令奎和王婉记录下自己的伟大成就,传给后人。
贡献二:中国最大的帝陵秦始皇陵建成了奎状。
历代皇帝更加重视墓地的建设,秦始皇嬴政也不例外。嬴政继位后不久,吕不韦就开始为嬴政的陵墓选址。后来,吕不韦和米奇倒台后,选址和建设陵墓的重要任务落在了总理奎的肩上。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陵从选址到建设共用了39年,多达70万人力。其实,肖指挥这么大的项目并不容易。
贡献3:统一度衡,稳定经济命脉。
虽然衡量似乎是一件小事,但它与经济命脉有关。当时,七个国家的衡量方式各不相同,给彼此的经济、贸易和税收分配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嬴政统一七国后,命令奎迪和王万完成统一衡量。两人认真制定了新的衡量制度(例如,当时一英尺为23.1厘米)。经秦始皇批准后,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这一举措,为大秦乃至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img]177431[/img]
第四,统一文字,统一中国文化。
七国的统一不仅仅是领土的统一,更是文化的统一。所谓书同文、车同轨,是区域文化融合的关键标志。如果没有文化统一的认可,中华民族可能会在几年内成为分裂的“欧洲”。作为嬴政的总理,他也为统一的文字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当然,奎也有一些违背历史潮流的想法。历史上,奎的想法相对保守。他建议嬴政继续实行分封制,而李斯则建议实行县制。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将世界分为36个县。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否认奎对大秦的贡献。
作为秦始皇周围低调的宰相,史书很少记载他,也不知道他的结局如何。然而,有一件事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名字几乎被后人称为近千年的错误。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维秦王既有天下,又被命名为皇帝,是抚东土,至于琅邪..............总理奎林、总理王婉、清李斯、清王戊、五大夫赵颖、五大夫杨从,在海上讨论。
也就是说,嬴政统一世界后,曾带着一群心腹重臣东巡,其中包括两位丞相、李斯、王贲等。文章中,两位丞相的名字是:“丞相奎林,丞相王婉”。也就是说,《史记》不是奎,而是奎林。
由于太史公司马迁和《史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非常权威 ,所以,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人们一直认为嬴政的指挥下有一位名叫“林”的宰相,而非“林”。
隋文帝年间,古代著名作家、教育家颜之推写了《颜氏家训·书证》,文中云:
开皇二年五月,长安民挖掘秦时铁称权,旁边刻着铜漆,其中一个叫“乃诏丞相形、万”,其“丞相形”字,是“形”的“形”字,则知俗称“奎林”。
[img]177432[/img]
颜之推的意思是:隋朝开皇二年五月,长安人挖出了秦朝的一个铜“秤”,上面刻着“是诏丞相形,万”字样。这里指的是秦始皇时期的丞相和王婉,@ 严之推认为《史记》中记载的“奎林”是错误的,正确的名字应该是“奎状”。
隋朝时期,颜氏家训还没有传开,只有少数人知道颜之推的说法。在很多人眼里,秦始皇低调的丞相还是叫奎林。直到唐中后期,甘肃等地也挖出了类似的文物。此外,随着颜氏家训的逐渐传播,奎的名字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奎林”。这时,根据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000多年。
如今,在《岳麓书院藏秦简》等秦代竹简中,也记载了“丞相臣状、臣婉……”等字样,可见司马迁确实写错了,后人应该为“奎”正名。作为大秦的宰相,虽然已经确定了奎的名字,但更多关于他的信息需要继续研究。
作为嬴政的丞相之一,他对秦朝的重大贡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