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准备:童贯掌权,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太监总觉得自己是善于揣摩主人心思的人。但一旦他们在朝中独揽大权,就开始变得专横霸道。比如唐末,宦官专权直接把唐朝打死,而今天的主角就是宋徽宗时期的大太监童贯。他残忍地镇压了方腊起义,指挥了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战争,并与金朝合作攻击了辽国。为什么这个大太监能成为宋朝最高的军事指挥官?
[img]176962[/img]
童贯,被称为“六贼”之一,是一个传奇人物。在他的一生中,他也为中国历史创造了几个“最”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没有人能打破的记录:童贯是中国历史上控制军事权力最大的宦官;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宦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的宦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授予国王的宦官。
童贯之会成为宋朝最高的军事统帅,与宋朝的军事制度密切相关。宋朝的军事制度不同于历代,宋朝的宦官可以直接领导官兵在战场上作战。这是赵匡胤为吸取唐末五代武将自尊造成叛乱的历史教训而采取的相应措施,采取了文臣统兵的军事领导制度。由于宋太祖赵匡胤制定了“不需要南人为相,不需要内臣掌兵”的祖训,在北宋初期,宦官大多担任军事监督,主要责任只是窥探教练的一些活动,让国王了解教练的趋势。
[img]176963[/img]
北宋中期,文臣优柔寡断的性格导致宋军战斗力严重下降。例如,宋仁宗时期的文臣陈执中任枢密使一职,当时面对元昊的反宋行为,他却不知所措,无言以对。拥有这样的军事领导人是国家和人民的不幸。但宋朝君主为了保护自己的王位不受侵害,一直不愿改用武将统兵制度,于是开始发展宦官成为军队统帅。在北宋宋神宗时期,宦官开始在军事上崭露头角,从幕后走到舞台上,直接参与军事指挥。北宋后期,宦官开始全面掌管全国军政事务,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是宋徽宗时期的宦官童贯。
童贯天生聪明迷人,懂得皇帝的心思。徽宗即位后,他如鱼得水,竭尽全力为皇帝搜集古董书画,用尽全力赢得浪漫天子的青睐。从那以后,他开始平步青云,徽宗要求他掌管许多朝中事务。利用皇帝的宠信,童贯开始在宫中与妃嫔和朝中的各种官员交朋友。
此外,童贯与蔡京的内外勾结为他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宋徽宗热爱艺术。他在位期间,还在杭州设立了明金局,专门为自己收集古董书画。童贯在杭州掌管明金局时,遇到了擅长书法的蔡京。因此,蔡京的作品也不断流入宫中,蔡京的作品深受宋徽宗的赏识。也正是从这里开始,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始密切起来,开始相互依赖,相互勾结,让人民不谈生活。当时有一首民谣这样唱:“打破筒(童),泼菜(蔡),就是世界上的好世界。这首民谣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这两个人的仇恨。
公元1102年,蔡京担任宰相,在朝中极力主张攻打青唐,并推荐童贯担任军队监军,宋徽宗同意出征请愿。童贯也因此被提升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此后,童贯多次带兵出征,征服青羌等部落屡获战功,从此职位也在不断攀升。但其实这就是报喜不报忧。据有关史料记载,童贯在西北作战时,多次隐藏战败和士兵阵亡的消息。这种做法很快就把他提升到了开府仪同三司,签署了枢密院事,成为全国军队最高统帅。
[img]176964[/img]
随着童贯等奸臣的不断作威作福,大宋人民的愤怒也到了临界点。宣和二年(1120年)10月初九,农民方腊假托“得天符牒”,聚集贫困农民起义。童贯率领众兵残酷镇压方腊起义,然后收回了燕云之地。但事实上,以巨大的代价回到六座空城,而是每年向金朝缴纳100万税。然而,童贯如此厚颜无耻地向徽宗表示邀功,昏庸的皇帝更是封童贯为广阳郡王。
就这样,通过报喜不报忧,以大损失换小收获的做法,一个宦官终于成为了宋朝最高的军事指挥官,这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1126年金军南侵时,这样一个所谓的“大英雄”在太原前线被吓坏了,不顾全城军民安全,匆匆逃回东京。最后,宋钦宗以“十大罪”罪处死在贬官的路上。控制了西北和全国兵权20多年的童贯,给宋朝的军事带来了不可弥补的缺陷,对北宋的最终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童贯只是太监 为什么童贯能掌权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