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618年),隋末实力最强的反隋军领袖李密被王世充彻底击败,李密自己投降唐朝。有趣的是,李密和王世充打了很多次仗,李密几乎每场比赛都赢了,也就是输掉了最后的决战。从李密的失败可以看出,杨光皇帝逃到江都是不可救药的。
14年(618年)3月,逃往江都的隋棠帝被以宇文化和小果军杀害。宇文化和后来立隋棠帝的侄子秦王杨浩带领小果军作为傀儡皇帝返回关中。洛阳是宇文化和返回关中的唯一途径,宇文化的到来对围攻洛阳的李密和留在洛阳的越王杨侗构成了巨大威胁。
[img]176468[/img]
所谓“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李密和杨东就宇文化达成了联盟:李密派兵消灭宇文化,杨通保证胜利后不刺李密,把洛阳交给李密。14年(618年),李密与宇文化在童山展开决战,宇文化大败。李密也精力充沛,童山之战可谓两败俱伤。
但与李密相比,宇文化的缺点太多了。@ 宇文化和才略远不如李密。@ 宇文化及以往在徐州与骁果军诸将发生内乱,严重削弱了骁果军的战斗力。@ 宇文化和军队的后勤供应存在问题,粮草不足。@ 所有势力都不支持杨迪皇帝的宇文化和杀戮。
[img]176469[/img]
然而,在如此多的劣势下,宇文化和最强大的反隋军李密都输了。许多人认为,如果杨迪皇帝亲自带领小果军北上,隋朝可能不会迅速死亡。@ 洛阳的杨侗一定要配合杨迪皇帝,那么李密就会两面夹击。@ 隋颉帝的才华和支持肯定比宇文化和强。
正因为如此,如果杨迪皇帝亲自带领小果军北上洛阳,他很可能会打败或逃离李密,甚至迫使关中的李渊屈服。只要洛阳、关中和江南在手,隋朝就不会灭亡。不幸的是,逃到江都的杨迪皇帝已经失去了救药,完全失去了振作起来的精神。可以说,他“自作恶,活不下去”。
为什么隋帝没有亲自带领骁果军北上童山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