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从改革家张居正手中接管了繁荣的国家。幸运的万历皇帝从亲政开始就开始了“胡作”的历程。当他去世时,曾经国富民强的大明朝已经成为明末君臣们无法承受的崩溃边缘。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但没有争议的是:明朝死于万历。
那么,万历到底是怎么把明朝折腾到这一步的呢?不妨跟着看看,在他执掌大明江山之后,以下几种“放飞自己”的表现。
[img]176035[/img]
“放飞自己”1:秋后算帐
万历亲政后的第一件震撼事,就是清算改革家张居正,把已故的张居正论罪搞臭了。居然还大张旗鼓地抄家:可怜的张居正全家都被围在宅院里折磨,十几个人在断水断粮中饿死。刑部尚书潘季驯等人愤然上书批评,揭露了张居正家“饿死几十人”的悲剧。满朝文武顿时哗然,万历皇帝也灰心丧气。他们只能下令停止“追赃”,划出水田供养张居正家的老人。
但万历对潘季驯的“打脸”感到不安。张居正案结束后,万历假装下令,说要检查张居正家“饿死几十人”是怎么回事。太监张成草草查了一下,说张家只有两个人上吊。现在万历抓住了原因,严肃地问潘季驯:你不是说张居正家死了几十个人吗?只有两个人死了。你是什么意思?
现在潘季驯惨了,先被万历骂,然后被万历授意言官弹劾,天天闹事。这位明代最杰出的水利学家,用黄河治理工程支撑中兴大业的英雄,先被骂,然后背负着“怀无君之心”的罪名回家。
这种秋后算账的操作往往被视为万历的“帝王心术”。但问题是,作为一个皇帝,在这方面使用了他的聪明才智。换来的是,能臣的离去将加剧反淘汰。
“放飞自己”2:魏征是忠臣还是奸臣?
[img]176036[/img]
虽然万历在位,经常被吐槽懒惰,但有一个优势是没有人否认的:聪明。尤其是早年,在老师张居正的严格监督下,万历读了很多书。虽然不是博古通今,但知识也不错。有时候心血来潮,喜欢和亲近的大臣讨论,然后受不了大臣的“讨论”。
例如,万历十六年(1588)2月1日,首辅申时行一下班,司礼监太监张成就赶出来喊道:沈大人别走。皇帝让我问你,唐朝的魏征是什么样的人?困惑的申时行诚实地回答说:魏征直言不讳地建议,当然,他是一位贤惠的大臣。张成太监立即打断说:皇帝让我告诉你,魏征换了几个主人,这是一件不忠不孝的事。不要说他是个贤惠的大臣!
这在哪里?被雷击的申时行只能耐心解释:魏征虽然有这些问题,但他终究帮助唐太宗创造了一个繁荣的时代。没想到万历一听到这个,就更上当了:唐太宗是什么好东西?杀了他哥哥欺负他爸爸简直是“命令”吗?饶是申时行的争论,万历还是简单粗暴的下令:唐太宗不是好东西,以后不要告诉我贞观政要。
事实上,万历在哪里讨厌唐太宗?无非是含沙射影,大臣们不允许向魏征学习建议。万历时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雷声?从根本上说,万历是一个任性的问题。
“放飞自己”3:花钱太任性
万历亲政后,常年困扰的一个问题就是缺钱。为什么缺钱?一个主要原因是万历太放飞了。
例如,在清算了张居正之后,万历“释放”了一把:当张居正改革时,大量冗余的官员被解雇,万历的大手全部恢复,从中央政府到各省,一口气进入了大量的“白人食物”岗位。从隆庆到万历早期的16年,“机构精简”的成果被浪费了。然后再接再厉,到万历20年,只是塞了192个新的官方职位。曾经有效的大明官僚制度,从那时起就臃肿起来。
改革家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是怎么[放飞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