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是为了什么?
看过电视剧的人都知道,“满汉全席”是清朝的宫廷盛宴,现在流行的烧烤和火锅也不缺。乾隆是后宫发挥这场美食盛宴的主角。历史上第一本详细记载满汉全席食单的书,是乾隆时期李斗所写的《扬州书船录》。如今,许多地方的名小吃,都喜欢和乾隆攀亲,自抬身价。比如乾隆叫花鸡,乾隆芋头,乾隆贡酥,数不胜数。在民间,乾隆下江南,去广东,一个是猎色美女,一个是品尝美食。
[img]175735[/img]
如意似乎真的嫁给了一个美食家。按照清朝的规定,皇帝的饮食和日常生活由皇后全权负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乾隆的一半生命由如意控制。乾隆不仅好吃,而且贪吃。没办法,夫子说:“食色,性也”。乾隆也是人,对吃穿的追求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然而,他是九五之尊,离开乾清门就要管理这么大的国家。因此,他要面对的规则比普通人多得多。很多人不相信这一点:我是皇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事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都不清楚,清朝皇帝一天只吃两顿饭,这是满族人的生活习惯造成的。满族人在东北生活了很长时间,以渔猎为生。下午5点左右,天黑了,所以他们都吃了两顿饭。然而,皇帝每天起床比我们今天的大多数人早,不可能像一些单位那样早上9点到5点每天只工作8个小时,通常在凌晨5点以后起床。
[img]175736[/img]
那两顿饭会饿吗?这不是让皇帝和皇后饿肚子的笑话吗?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除了两顿饭,通常还有很多美味的小吃,随时充饥。清朝自乾隆以来,皇室逐渐形成了奢侈、奢侈、浪费的氛围,尤其是在吃饭时。如果一桌满汉全席一动不动,不时会有千年宴。这种腐败之风在慈禧时期达到了顶峰。有史学家开玩笑说:秦死于暴政;汉死于外戚;隋死于暴君;唐死于藩王...而清廷则死于后宫的一群美食家。乾隆的祖父康熙和父亲雍正特别自律,生活很简单。有一个原因,清朝刚刚走上正常的发展道路,国力不富裕,所以从上到下都严格节约。而乾隆呢?赶上一个好时机,是标准的富二代,所以生活要奢侈得多。
乾隆不仅好吃,还能吃。你会吃多少?据说吃外地的水果,要派人连树带运到北京,一路浇水;每年秋初以后,每张桌子上都要有两个暖锅,冬初以后还要有两个火锅。乾隆喜欢吃一道叫“厢子豆腐”的菜。《御茶餐厅》记载了做法:将芹菜、蘑菇、竹笋、莲子、红枣、薏苡仁等原料放入油炸豆腐中。电视剧里,皇帝每顿饭都排场很大,几十道菜,一群太监像流水一样端上来。这并不是编剧的夸张。清朝皇帝的食谱太大了,每顿饭有48道主食。一桌菜放在那里,一半是用来看的,包括每顿饭必须有的“祭神猪肉”,另一半是用来吃的。
[img]175737[/img]
为什么清廷死于美食家?据《清仓钞》记载,一天早上,乾隆召见大学士王由敦,随便问他是否吃过早餐。王由敦回答说:“微臣家很穷,早餐只吃四个鸡蛋。乾隆顿时大吃一惊,说:“一个鸡蛋要10两银子,四个是40两。虽然我是天子,但我不敢这么奢侈。你为什么说我穷?“王由敦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他知道这件事一定很奇怪,但他不敢随意猜测奇怪的东西来自哪里。他不得不在心里抱怨,很快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理由:“微臣家人在外面买的鸡蛋都坏了,一个只有几美元。事实上,在当时的后宫里,已经有人利用皇宫的饮食大肆腐败了。乾隆以后,清朝也开始走上衰败灭亡的道路。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皇室带头吃喝,铺张浪费。
揭示乾隆下江南的故事 乾隆多次下江南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