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一个喜欢利用和亲来维持王朝稳定的时代,这与它的前身历史进程密不可分:早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过程中,他就善于利用孩子和亲戚联合部落和重要大臣。例如,他把他的长女嫁给了开国五大臣之一的和谐礼物,即使对方当时有妻妾;他还以福晋为例,阿巴亥来自乌拉,孟古哲哲来自叶赫。
当时代发展到皇太极时期,婚姻大多发生在女真和蒙古之间。我们熟悉的孝庄、哲哲、陈妃海兰珠都是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这是八旗制度的必然结果。蒙古是最重要的力量。直到顺治和康熙时代,它才与清朝公主结婚。们的话题就是以此为背景的。
[img]175183[/img]
康熙一生中有9个女儿活到成年,其中7个嫁给了蒙古和亲。看这个比例,我们可以知道另外两个已经成为“特殊存在”。
第一,康熙的五个女儿,固伦温县公主。
女儿来头不小,她的生母是德妃乌雅氏,雍正皇帝是她的哥哥。
不是父亲有多宠爱她,而是因为公主从小就被太后养育。康熙的母亲童妃很早就去世了。从十岁开始,她身边只有三个亲戚:奶奶孝庄、仁宪皇太后、苏麻。第一位母亲膝下无子,对小玄烨特别敬业,这也培养了深厚的母子情分。因此,康熙成年后,有了六宫嫔妃,生了孩子,第一件事就是带一个小女孩给妈妈解闷。
雍正皇帝的母亲乌雅氏出生得很低。即使她生了孩子,她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后被抬到妃子身边,所以她无法留住她刚出生的孩子。就这样,小银行被交给了女王,而小公主则交给了女王。这是一个错误。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这两个孩子将来得到了很多祝福。们只谈论公主。
[img]175184[/img]
在清朝,当一个女孩15岁或16岁时,她不得不开始寻找她丈夫的家人。她只看到后宫的妃子。她14岁时嫁给了皇帝。然而,当公主15岁时,太后拒绝让她离开,并对皇帝说“再呆两年”。正是这句话,五位公主直到18岁才离开紫禁城,这比她的姐妹们幸运多了。
康熙孝顺,不忍心母亲抑郁,为公主选择婆家也很用心,徐叫顺安颜,是康熙第三仁皇后孝义仁的侄子。在这里,我不得不介绍徐的家人。顺安颜除了国母侄子的身份,爷爷也很有名,叫佟国维。佟国维是谁?康熙的叔叔。大家都熟悉隆科多,是佟国维的二儿子。童家,这样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在康熙朝被称为童办朝。
童家很有权势。房子在首都,守着紫禁城。公主结婚后,离父亲、母亲和祖母都很近。他每隔一段时间就进宫请安,但这和他没有结婚没什么区别。可以说是皇帝的良苦用心。
巧合的是,康熙还有一个没有亲戚的女儿:和硕,第十四个女儿,顺齿排名第九。她是康熙时期唯一一个嫁给汉人的女儿。然而,与上述五位公主不同,父亲这次考虑的不是对女儿的依恋,而是政治。
康熙中期,朝内朝外基本稳定。当权臣的阴影被摆脱,三藩被解雇时,皇帝计划做些什么来表达满汉蒙的家人?想想看,最好结婚。
[img]175185[/img]
这个想法已经确定了。接下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年龄的公主和合适的汉臣。当时,艾静公主只有18岁,正处于结婚年龄。此外,她还有一些特别之处。她的生母袁贵人是一个真正的汉人。现在她不担心未来的生活习惯和思想体系的偏差。选择女婿并不那么容易。
首先考虑的是政治因素,徐不仅年轻、优秀,而且具有代表性,可以代表整个汉族大臣接受天子的主动表现。最后 康熙选择了甘肃提督之子,一等男孙承运。公主结婚后,如预期的那样,夫妻和睦,相尊如宾,成了故事。
这两个女孩,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可以留在天子脚下,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也没有长寿。一个只活了19岁,另一个死了48岁。
为什么固伦温宪公主和硕科靖公主不和亲?他们为什么得到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