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宗赵曙,宋朝第五任皇帝,在位近四年,36岁去世。宋英宗为什么这么短寿?应该说和他继位前后的政治风云有关。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宋英宗原名赵宗实。他不是宋朝第四任皇帝宋仁宗的亲子,而是养子。宋仁宗直到27岁才有长子赵芳,但赵芳很快就去世了。此后,宋仁宗虽然生了几个儿子,但都去世了。
如果你不能生儿子怎么办?对大臣们来说并不难。他们不会从宗室里挑选几个继任者。赵宗实当时被收入皇宫,由曹皇后抚养。但对皇帝来说,毕竟不是他自己的,他的心永远无法克服这个障碍。宋仁宗一直拖着不立养子为王子。
当宋仁宗年轻,身体没有严重的疾病时,王子的建立并不紧迫。他总是安慰自己生儿子,大臣们别无选择,只能等待。然而,随着王子的不断死亡和新王子的减少,46岁的宋仁宗在两年(1055年)初患了严重的疾病。他在三天内失去了知觉,几乎挂断了电话。这件事几乎让大臣们发疯了。从那时起,大臣们写信要求宋仁宗早点建立王子。
[img]174770[/img]
宋仁宗仍然不接受自己的命运。他觉得自己还有机会生儿子,但大臣们迫不及待地一个接一个地催促他们。总理韩琦上书直言:“陛下为什么不选择宗室之贤,认为宗庙和国家计划?”。宋仁宗的回答是:“后宫里会有居民,姑姑。”意思是后宫妃子会有孩子,也许是儿子。等一下。结果,妃子这次还是生了女儿。
宋仁宗拖了十几二十年。赵宗实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摇摆不定的阴影下。他有机会继承王位,但不一定是他继承王位。心理压力不大。尤其是豫王赵昕出生后,赵宗实被赶出皇宫,回到生父赵允身边,显然他错过了王位。
当然,赵欣是上述早逝的王子之一。宋仁宗已经辗转反侧到50多岁,仍然没有儿子。他不想成为王子。这让大臣们很担心。司马光、欧阳修、文彦博、包拯、吴奎等著名大臣都上书劝说。宋仁宗仍然假装聋哑,大臣们哭了,他一直在搪塞。
[img]174771[/img]
到@ 宋仁宗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大臣们点头摇头。他们没有力气说话。他们怎么能有生育的希望呢?他别无选择,只能把赵宗实当成王子,改名为赵曙。
只是王子,可以看出宋仁宗仍然有奢望,但这只是奢望。王子成立后的第二年3月29日,54岁的宋仁宗走过了一生,全国都在哭泣,甚至敌人也为此而死。
宋仁宗去世后,赵曙继位为宋英宗,但宋英宗一上位就发现问题并不简单。
首先,升级为太后的曹氏不愿意下放权力。他还在赵曙垂帘听政治。这两个宫殿之间的关系相当紧张。韩琦和欧阳修忙得不可开交。最后,他们说太后下放了权力,两个宫殿之间的关系缓和了。
但新问题很快就来了。赵曙生父的名字是什么?他是宋仁宗的继承人,所以他必须把生父称为叔叔。然而,为了提高自己的权力,削弱曹太后的权力,宋英宗在加封父亲的帮助下与朝廷大臣和曹太后作战。
这个动作花了赵曙一年多的时间。他先把父亲封为叔叔,再封为父亲,然后干脆把父亲封为皇帝,一步一步取得胜利。这就是濮议事件。
生父的名字解决了。接下来是儿子。谁是王子?曹太后支持长子(后来的宋神宗),高皇后支持次子。宋英宗日夜担心。
后来,他决定立长子为王子,他的身体不好。可以看出,没有坚强的心,皇帝根本做不了多久!
宋英宗为什么这么短寿?这和他继位前后的政治风云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