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蒋济是谁?为什么他像司马懿的孪生兄弟?

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的变化并取得了成功。有一个人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这个人是蒋济。蒋济有时就像司马懿的影子。他总是跟随司马懿。他们的观点和立场大多是一样的。蒋济就像司马懿的政治孪生兄弟。接下来,让我们带来历史故事。让我们看看!

[img]174539[/img]

江济这个人最早在建安十三年出名。当时,曹操率领军队征服荆州,遇到大瘟疫,士兵多次死亡。这时,孙权亲自带兵包围了合肥。曹操派将军张喜率领1000名骑兵,计划在经过汝南时带领驻军前往合肥解围,但在路上,许多士兵感染了疾病。合肥危在旦夕,援军不到,扬州刺史极其焦虑。蒋济给了他一个想法,说我在刺史上得到了张喜的信。他正带领4万名士兵和马来西亚。我也派人去见他。我希望你能坚持下去。然后派三路人到合肥送信。在这些信徒中,有的人冲进城里,有的人故意让孙权军抓住。孙权认为有4万军队来了,迅速撤军,合肥城得以保全。曹操了解了蒋济,后来劝阻曹操迁徙人口,对蒋济印象更好,于是让蒋济担任丹阳太守,很快就担任了扬州刺史。后来,蒋济被曹操任命为宰相主薄西曹属。有趣的是,司马懿是宰相的主簿和东曹属,他们都是宰相府的官员。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将曹魏将军曹仁围困在樊城。曹操派于禁和庞德带领大军前往救援,结果于禁被俘,庞德被杀,一时声势浩大,引起中原震动。曹操许昌离荆州太近,想让汉献帝从许昌迁都,但蒋济和司马懿认为,“于禁等军队被洪水淹没,不是攻战的过失。他们的失败不足以给国家的计划造成重大损失。刘备和孙权看起来很亲近。事实上,他们的心并非如此。关羽成功了,这不是孙权想看到的。他们可以派人游说孙权偷袭关羽后面,然后把江南割让给孙权。这样,樊城之围自然就解决了。曹操采纳了联系孙权的建议,不仅成功解决了樊城之围,还杀害了关羽,造成了吴蜀两家更大的矛盾。

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历史书记载,以上段落是蒋济和司马懿提出的。蒋济是同意司马懿还是同意司马懿?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这是在几乎同一时间段的不同地点说的。他们的观点是相似的,所以没有问题谁先谁后。我们今天的人只能感叹他们的“心有灵犀”。

曹丕、曹睿时期,司马懿都是朝廷的心腹重臣,蒋济的官职也在一步步提升。魏明帝后期,蒋济担任中护军。虽然中护军的官位不是很高,但它有很大的权力。除了军队中的总统和将军,他们还有权选择武官。因此,许多人向江济行贿。而蒋济则利用这一职权大肆谋取私利,民间甚至编了歌谣,标明蒋济买卖各级军官要求的价格。司马懿曾经和蒋济聊过这件事。蒋济一时不知道怎么解释,于是舔着脸笑着说:“洛阳的商品价格贵,没钱买不到。两人相对大笑。假如关系不是特别好,谁会把这种事情拿出来闲扯!

魏明帝曹睿死后,司马懿再次成为托孤重臣,与将军曹爽一起掌权。司马懿升任太傅后,蒋济接任了太尉的职务。曹爽专权,重用丁静、邓阳等人,轻易改变朝廷法律,蒋济上书反对。但曹爽还是故我,司马懿和蒋济暗暗准备推翻曹爽。

司马懿在十年前(公元249),乘曹爽兄弟和皇帝曹芳到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时,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司马懿以太后下诏的名义宣布罢免将军曹爽等人的职务,蒋济也跟随司马懿驻屯洛水浮桥。曹爽被围困时,蒋济又写信给曹爽,说司马懿只是想让他们免官,劝他尽快交出权力投降,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财富。曹爽在侍中许允、尚书陈泰的劝说下投降。

政变期间,大司农桓范将诏书从首都赶到曹爽身边,劝他劫持皇帝到原首都许昌,然后下诏召集外国军队前来勤王。这样,他也可以和司马懿作战,但曹爽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直到天亮,最终失败了。历史记载中有不同的说法,桓范出城投奔曹爽,然后给曹爽反击。江济说:“曹爽的智囊去了。司马懿认为桓范的想法再好,曹爽也不会用桓范的策略;另一种说法是,司马懿对蒋济说:“曹爽的智囊去了。蒋济说:“桓范确实很聪明,但就像那种无用的老马贪图槽子里的豆子(爵位财富)一样,曹爽也不会用桓范的策略。“同一件事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但是角色有互换,有点有意思吗?真像孪生兄弟在那里说话,听话人却听懂了,可是就是弄不清谁先说谁后说。

据说蒋济是司马懿政治上的孪生兄弟,有人可能会说,对曹爽的处置意见不同。原因是曹爽被杀后,蒋济拒绝了朝廷的奖励,这是他对曹爽失信和内心自责的表现。同时认为蒋济今年死于疾病,这种自责也起到了作用。事实上,这件事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曹爽毕竟是老曹的家人。他掌管政府多年,晋升的大臣和将军数不胜数。如果他留着他,你能说有一天他不会被释放吗?毕竟司马懿已经七十多岁了。而且一旦曹爽出来或者他提拔的人掌权,清算司马懿还能放过他蒋济吗?第二,拒绝封赏就像自责,不如怕司马氏。司马懿杀死曹爽后,立即晋升为儿子司马师为卫将军,另一个儿子司马昭也被授予爵位,很快成为安西将军,掌握了首都和西北方向的所有军队。司马懿的父子要控制皇帝,控制首都,控制军队,作为经历了四朝的蒋济,难道看不出来吗?此时,蒋济留给他的是能否像其他人一样,努力让司马懿成为宰相,支持新主人。如果没有,即使他的位置妨碍了事情,他也会被司马懿驱逐。蒋济在上表辞赏中说“曹爽包藏祸心”,他名义上的老板是有责任的,还说曹爽“伏朱”,是“国家之福”。他不是“第一个计划”,也不是抓住他的“指挥官或将军”,不能“冒功邀奖”。总的感觉是他不敢和司马懿“争功”,却看不出曹爽在哪里感到内疚。@ 比如蒋济自责,最好说他在撇清,也就是说,杀曹爽是国家的福气,但杀他从头到尾都不做我的事。

总的来说,在这个时候,这对政治孪生兄弟已经走到了尽头!不仅蒋济,魏国的许多人都明白,魏代汉的场景也将再次重演。只是作为一个将军,蒋济还有时间为同样想篡位的曹爽自责吗?


蒋济是谁?为什么他像司马懿的孪生兄弟?蒋济是谁?为什么他像司马懿的孪生兄弟?

,,,,,

  • 三国唯一的战神父子:孙坚和孙策驰骋江东
  • 乱世三国时期,英勇的战神很多,但战神有多短命,吕布死了。关羽、张飞等人虽然有后代,但后代与前辈的武力值相比打折太多,...

  • 凌统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顶梁柱偏将军凌统生活
  • 凌统(189-237,一说217),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名气少,为人有国士之风,在多次战役中表...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