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拓跋宏正处于盛年,为何毅然选择禅位?

3岁被封为储君,13岁继位,14岁生儿子,18岁禅宗,23岁意外死亡。这是一系列描绘生命曲线的人生数字,清晰直白地勾勒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帝拓跋弘光辉而令人窒息的一生。有人说拓跋弘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年轻的父亲;也有人说他是中国皇帝中最合格的父亲。对此,我们很难研究真假。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位清明皇帝,一位伟大的父亲,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13岁继位,19岁让位。可以说,这在中国政治乃至皇权争夺中是罕见的。很多人心里总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北魏文帝拓跋弘要在事业有成的时候毅然宣布退位?他不擅长治理国家,厌倦了处理政务吗?还是被迫无奈?还是不在这里?这里有什么样的故事?我们一起揭秘吧!

[img]174132[/img]

乙浑傲慢霸气,欺其年轻无力,约束左右,拓跋弘又怎么能快乐呢?

拓跋弘出生于公元454年,是北魏文成帝拓跋军的长子,也是魏晋南北朝的第五位皇帝。公元456年(太安二年),拓跋弘被任命为王子,并于465年(和平六年)正式继位。然而,像许多继位多年的皇帝一样,拓跋弘并没有真正掌握自己的权力。

和平六年后,车骑将军乙浑上台后,看到拓跋弘还年轻,力量薄弱,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乙浑经常用各种噱头借用献文帝的诏令,为自己的仕途铲除异己,建立独裁统治,行事高调傲慢。同时,为了掌握最高军事指挥权,乙浑设局杀害了尚书杨保年、司卫监穆多侯、南阳公张天度、平阳公贾爱仁等多名朝廷命官。同年7月,乙浑被命名为丞相,号称太原王,在诸王之上,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被他独自砍掉了。

面对老奸、狡猾、多端、凶残的乙浑,年轻的献文帝无法招架,更无法反击。纵观当时的朝廷,唯一能主任的就是冯太后。然而,后宫干政是古代的禁忌。因此,冯太后只能对乙浑残杀同事的行为视而不见,从而转移视力,保住拓跋弘的地位。但狼子的野心一旦放手,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失控了。乙浑的野心越来越大,行为越来越傲慢,因为他的地位越来越稳定,党羽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他不再满足于原始宰相的位置,他不再愿意独自生活,所以他决定等待发动宫廷政变的机会,迫使皇帝退位。

[img]174133[/img]

公元466年2月初二,乙浑叛变。面对咄咄逼人的局面,冯太后下令反击,命元丕、牛益德、元贺带领军队包围乙浑府,乙浑被俘。处理混乱的政治局面后,冯太后下令听政,处理重大军国政务,全身力量。

冯太后试图培养傀儡皇帝,拓跋弘被迫让位自保

拓跋弘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在解决乙浑这个叛贼后,正式处理了朝中政务。但此时的权力依然掌握在冯太后手中,她的支持拓跋弘,只是为了让自己干涉朝堂大事变得名正言顺。对冯太后来说,为了建立傀儡政权,她只想要一个听话的工具。因此,在冯太后长期的强势压制下,拓跋弘虽然“幼而神武,聪睿机悟”,但仍无法发挥自己的真正能力。毕竟手臂扭不过大腿。从长远来看,双方的关系一度陷入僵局,内斗层出不穷,水火不容,愈演愈烈。

四年十月,由于对冯太后多年来占有权力、宠爱男官、淫乱后宫的厌恶,以及长期的制约,拓跋弘让他感到愤怒,于是下令杀死冯太后最喜爱的官员李毅。李奕之死,使拓跋弘与冯太后的矛盾走向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愤怒的冯太后威胁要携诸臣废墟拓跋弘的帝位。拓跋弘讨厌多年来争权夺利和内讧,知道自己实力薄弱,难以与手段老练的冯太后作战。为了远离是非,他决定主动冥想。

志不在这里,何必违心束缚自己,恐慌而不开心?

拓跋弘从小聪明睿智,机敏过人,立志救济百姓。在位期间,他极力推崇仁孝纯至、崇文重教、轻赋薄赋、兴修学校、喜玄好佛。公元472年,献文帝拓跋弘带领一群士兵在北郊痛击柔然。同年11月,拓跋弘再次出兵征求柔然,直逼漠南,大败柔然国,开拓疆土。为了节约政府,造福人民,拓跋弘发布了一项特殊的法令,使工商杂伎注重农业,促进人民的基础——农业;提拔廉洁官员,严惩残暴贪官;整顿官员治理,重塑军队,观察舆论;建设水利工程,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在拓跋弘的支持和保护政策下,北魏呈现出繁荣繁荣的景象。人民依靠,疾病得到支持,民间歌舞得到平静和繁荣,北魏的国家形势越来越强大。

[img]174134[/img]

除了自己的政务,拓跋弘平日里总是喜欢研究黄老之学和佛经义理,往往有抛弃红尘世俗、出生逃进空门的想法。五年八月,拓跋弘宣布退位,由王子拓跋宏继承,想出生致力于拜佛。然而,大臣们都很兴奋,纷纷上书请奏。他们要求他继续处理政府,并以新皇帝拓跋宏年轻无知为由尊称他为太上皇帝。

此时,冯太后以新皇帝年轻为由,再次垂幕听政,通过一系列的折磨和锻造,想要控制年轻的拓跋宏作为他布置的傀儡皇帝。为了避免儿子走自己的老路,太上皇的拓跋弘又出生了,踏上了与冯太后争权夺利的危险道路。冯太后决心把拓跋弘的眼中钉、肉中刺去,因为她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权力。延兴六年来,冯太后秘密发动政变,下令囚禁拓跋弘,并在囚禁期间毒杀拓跋弘。拓跋弘死后,被追加为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于云中金陵,享年23岁。

令人欣慰的是,孝文帝拓跋宏亲政后,锐意改革,大力推进游牧民族汉化进程,促进了以鲜卑为首的西北民族与中原的大融合,为加快内地与中原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完美传承了拓跋宏的衣钵。


拓跋宏正处于盛年,为何毅然选择禅位?拓跋宏正处于盛年,为何毅然选择禅位?

,,,,,,

  • 诸葛亮在北魏名士眼中:在军事战略上经常采取下一个策略
  • 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经学家、历史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崔浩。他出生在北方第一世族之家,祖先为官,父亲崔...

  • 北魏献文帝死亡之谜:与一个最好的女人脱不掉关系
  • 北魏文明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四位女性之一,她们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自己的时代,为隋唐的统一繁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她开阔的胸...

  • 为什么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被妻子气死?孝文帝之死
  •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怎么死的?中国是世界上皇帝最丰富的国家。皇帝与普通人不同。有些人饿死了,有些人吃错了药,有些人被妻...

  • 北魏雄主拓跋焘:饮马长江震天下 最终被宦官杀!
  • 说道少数民族的君主,人们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其实在成吉思汗之前,有一位草原雄主,同样威名赫赫。关于此人...

  • 高欢简介 南北朝时期,东魏权臣北齐神武帝高兴生活
  • 北齐神武帝高欢(496年)-547年),鲜卑名贺六浑,祖籍渤海调侃(今河北省景县南部)。北朝东魏权臣。因祖违法,移居怀朔镇(今内...

  • 北魏兰陵公主的悲剧生活:结局被徐殴打致死
  • 历史书记载的兰陵公主有三位,讲述了南北朝出生的兰陵公主的故事。 兰陵公主是南北朝北魏孝文帝的女儿,北魏宣武帝的姐姐,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