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特殊的群体,被授予退位皇帝或当代皇帝在世父亲的称号。一般来说,禅宗的位置大多是皇帝被迫退位而不是主动退位,如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等,但也有少数皇帝主动禅宗,如宋高宗赵构、清高宗乾隆等。作为太上皇帝,他们仍然拥有真正的权力。以下是拓跋弘,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帝——北魏献文帝。
拓跋弘,代郡平城人,鲜卑。他是北魏文成帝拓跋军的长子,生母是李贵人。拓跋弘出生于繁荣的第一年。两年后,太安被任命为皇太子两年。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北魏建立了“子贵母死”制度,李贵人被赐死。当时是皇后的冯太后,负责抚养拓跋弘。拓跋弘从小聪明、睿智、果断,梦想着拯救世界各地的人民。
[img]173941[/img]
和平六年,文成帝去世,拓跋弘继位为献文帝,今年他12岁。冯氏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拓跋弘继位后,车骑将军乙浑看到皇帝还年轻,就有了谋朝篡位的想法。乙浑借用文帝的诏令,大肆排除异己,夺取权力,甚至强迫拓跋弘封他为宰相,决定处理朝野内外的一切事务。北魏的政治中心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年轻的拓跋弘别无选择,只能委屈地向冯太后哭诉。在乙浑准备发动宫廷政变之前,冯太后秘密安排杀人,乙浑之乱终于平定下来。在平定乙浑之乱的过程中,冯太后下诏听政,掌握朝政大权,以稳定政治局势。
[img]173942[/img]
冯太后和拓跋弘一开始合作得很顺利。在冯太后的帮助下,拓跋弘在政治上取得了一些成就,具有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勇气。但随着拓跋弘的成长,他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冯太后的独断专行也使两人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同时,拓跋弘也非常喜欢黄老和浮屠的学习。他对世俗权利的财富非常淡薄。此外,由于冯太后的原因,他一直想放弃王位,过上悠闲的生活。黄兴五年后,拓跋弘终于下定决心退位,打算把王位禅交给一向有名的叔叔——京兆王拓跋子,但遭到了大臣们的坚决反对,最终放弃了。几个月后,拓跋弘下诏禅位于皇太子拓跋宏。这时,拓跋宏才4岁,群臣认为皇帝年轻时无法处理朝政,于是将拓跋宏尊为太上皇帝,亲自处理朝政。事实上,拓跋弘今年才18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img]173943[/img]
作为太上皇帝,拓跋弘搬到了崇光宫。虽然他的住所很简陋,但此时他牢牢掌握了北魏的政府,亲自处理了国内外的大小事务。他还多次颁布诏书行使权力,甚至亲自率军征求温柔。然而,在承明的第一年,拓跋弘突然死亡。他只有23岁。他被埋在云中金陵。他的头衔是文帝,寺庙的头衔是祖先。
史料中没有关于拓跋弘死因的明确记载,大多数人倾向于被冯太后毒害。
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一生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