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唐诗,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背诵几句话。说到唐代诗人,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李白或杜甫。在唐代,有一个人关于七句绝句的诗人,这让李白望而却步,杜甫愿意拜下风。这个人是王昌龄,被称为“七圣绝手”。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早年,他过着贫穷的生活,主要靠种地维持生活。然而,贫穷的生活并没有让他失去对朝廷和梦想的热爱。于是,开元十二年,二十七岁的王昌龄赶到河陇出玉门关。这时,王昌龄开始写边塞诗,开始打磨自己未来的名句。
直到30岁,他才终于进士及第,名列前茅,进入朝廷。入朝后,他无意依恋长安醉生梦死的生活。于是一次又一次被贬。这时,王昌龄并没有因为官位被贬而沮丧。他遇到了孟浩然、李白等知己。
交了新朋友后,王昌龄对七言诗有了更好的想法。在边塞的日子里,王昌龄每天都写诗。偶然和朋友喝酒的一个晚上,他喝醉了,写下了一句名言:“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征人不还。但是让龙城飞在那里,不教胡马度阴山。”
[img]173535[/img]
历史证明,嫉妒天才是真的。据史料记载,天宝十五年来,王昌龄路过毫州,因政治原因被毫州刺史卢丘晓杀害。这位伟大的诗人被迫以这种方式告别世界。
王昌龄一生存诗181首,其中74首是七绝。占他作品数量的一半。整个盛唐时期,共有472首七言绝句,而独王昌龄一人占六分之一。后人曾将李白杜甫的七言绝句与王昌龄的七言绝句进行比较,都认为李杜等人创作的七言绝句远未达到王昌龄的境界。最后,他评论道:“唐人七绝压卷”。被誉为当之无愧的“七绝圣手”。
【七圣绝手】王昌龄揭示了他一生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