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索历史上真正的丘福。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成为皇帝,建立了明朝。三年后,朱元璋开始成为一名伟大的英雄。根据古代制度,大臣的头衔从高到低是:公、侯、伯。例如,当时徐达被授予魏国公,唐和被授予中山侯,刘伯温被授予真诚的叔叔。当然,如果英雄死后,也有被授予“王爵”的活大臣,如果不是皇室,他生前最高的头衔只能是公爵。
[img]172972[/img]
明朝的公爵也不一样。最高级别是“开国辅运”公爵。比如著名将领徐达是“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魏国公”,其次是“奉天靖难”公爵,再次是“奉天怡运”公爵,最后是“奉天怡卫”公爵。“开国辅运”公爵必须是参与朱元璋开国的大臣,如徐达、邓愈、李文忠等。而且“奉天靖难”是必须参加过朱棣“靖难之战”的直系部队才有资格。朱棣登基后,分别封了丘福(齐国公)、张玉(荣国公)四位“奉天靖难”公爵、朱能(成国公)、张辅(英国公)。其中,排名第一的丘福,被朱迪誉为“靖难第一功臣”,是传奇人物。
丘福来自安徽省凤阳市,是朱元璋的老乡。朱元璋当皇帝时,丘福只有25岁,只有一百个丈夫。后来,随着燕王朱棣对北京的守护(称为北平),他被提升为燕山上的一千名守护者。当朱棣刚刚开始军队发动靖难时,丘福是主要参与者之一。《明史本末》记载:
去建文年号,依然被称为洪武二十三年,署官属以张玉、朱能、丘福为指挥。燕师将起...
也就是说,丘福一直是朱迪的铁杆追随者,从早年朱迪的老人,到朱迪发动靖难之战。朱迪出兵之夜,丘福、张宇等人起兵夺取北京九门,控制北京城。从那以后,丘福跟随朱迪南下。
云:明史·丘福传:
战争是真实的,突入子城。战白沟河,用劲卒捣中坚。夹河、沧州、灵璧诸大战都是军锋。
靖难战役初期,重要战争包括真战(耿炳文)、白沟河战(李景龙)、灵璧战(平安战)、夹河战(盛庸战)等。丘福不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意味着“军锋”,也就是先锋官的意思。这四场战争都是旷日持久的战争,可以作为先锋将领继续,说明丘福的勇敢。
[img]172973[/img]
以建文四年的淮河战争为例。朱棣率军南渡淮河。南方军队的凶猛将领盛庸组织了数千艘战舰,并组织了一条长长的龙。北方军队不允许穿越。为了尽快突破淮河防线,丘福带领数百名敢死的队员沿着淮河向上游跑了20多英里,在半夜潜水穿越淮河,然后从背后攻击盛庸,帮助朱棣穿越淮河。若无丘福,朱棣南下的步伐将被盛庸拖住,后来朱棣能否直捣南京还很难说。因此,丘福是靖难之战中的关键将领。
同年,朱迪占领南京,建文帝在火海中消失。朱迪登基为明成祖。当新皇帝登基时,他自然会奖励大臣。朱迪以前的老将们纷纷炫耀自己的功劳,争相向朱迪表示功劳。只有一个例外。他站在人群的最后,一句话也没说。这个人就是丘福。但朱迪对丘福的功劳很清楚。朱迪对丘福说:“你是武将中的第一英雄!”
《明史》记载:
诸将争前效俘,(丘)福独后。成祖每叹息:“丘将军功,我知道。”即位,大封功臣,第福为首。
丘福被授予“奉天靖难”四公爵之首,并担任朱高炽王子的老师。此外,朱迪不同于朱元璋的父亲。朱迪非常依赖将军,丘福的结局应该非常好。不幸的是,丘福最终失败了。
[img]172974[/img]
朱棣登基后,对蒙古人采取分而治之的方式,蒙古三大部落之一的鞑靼部落雄心勃勃,一心要光复成吉思汗的伟大事业。七年来,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杀死了明朝的使者郭颉,朱棣龙颜大怒,派丘福带领10万军队攻打鞑靼。朱棣知道丘福有轻敌冒进的缺点,临走前,朱棣特意交代丘福,千万不要轻敌,要小心敌人的诱惑。但丘福没有放在心上,最终被敌人诱惑,10万军队全军覆没,丘福被俘后坚决不降,被杀。
由于丘福一人的疏忽,连累了10万明军魂破草原。朱迪愤怒地削去了丘福的所有头衔,并将丘福全家80多人流放海南。丘福的家人参与其中,从一名士兵,到靖难头号英雄,再到领兵失败。他活了67岁,最后还是失去了名声。
丘福为明朝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靖难之战。他性格憨厚,战斗勇敢。他是一名将军,但他不是一名英俊的天才。丘福勇敢无谋,最终死于计划。作为一名教练,他应该承担责任。然而,朱迪知道丘福有轻敌的缺点,并坚持以丘福为教练。说朱迪伤害了丘福并不过分。
丘福是什么样的人,被朱迪誉为[靖难第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