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宋高宗赵构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说到赵构,离不开昏庸、软弱、求和、逃跑一种贬义词。
虽然赵构建立了南宋王朝,使赵宋江山延续了153年,但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基本上是毁名参半,尤其是与金人议和莫须有岳飞死于大理寺后,被指控被带上昏君、庸君的帽子。
[img]171423[/img]
然而,仔细阅读《宋史.高宗本纪》并不难发现,赵构最初登上舞台的形象集勇敢无畏,博学多才于一体。据史料记载,他从小广泛阅读书籍,记忆力好,因为母亲地位低下,为了赢得父亲徽宗的另眼相看,所以学识渊博,这个人天生神力。—挽弓至一石五斗,能拉开一石五斗的弓,近200斤重,说明赵构和当时皇室的兄弟们是能文能武的。
绍兴11年,岳飞、韩世忠等将军解除兵权,向金表示坚决议和的决心。随后,他与金朝签署了屈辱的绍兴和议,并向金称臣纳贡,以换取金承认自己在南方的统治权。
11月和议签署后,根据金朝的规定,秦桧实际上成了终身宰相。虽然宋高宗越来越怀疑他,但他仍然纵容他霸道的专权,拒绝和打击主张抗日战争的臣僚。即使秦桧死后,宋高宗仍然任命主和派和其他奸诈的恶棍掌管政治,坚持金和议的条款。除了每年252000和250000件贡银和250000件丝绸外,金统治者何正旦和他的生日礼物也是如此以巨万计,宋高宗立即下令搜访,只要金朝统治者要求玩得好。
为什么赵构在称帝前后差别这么大?
如果说康王赵构勇敢无畏,那么高宗赵构让我们看到更多的恐惧、逃跑和警惕,他性格演变的原因与靖康前后的遭遇是分不开的,这不仅影响了他和孝宗的政策,也影响了南宋的健康发展。
[img]171424[/img]
清初,大思想家曾在《宋论》中评论赵构:李纲的话,不知道怎么相信;宗泽的忠诚,不知道怎么做;韩世忠和岳飞的功绩,不知道怎么欣赏。高宗对女真的恐惧也是如此,以至于她逃跑而不羞耻,屈膝而无耻,这不是一个陌生人。
历史上对赵构的评价基本上是毁名参半 赵构真的是个昏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