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供大家参考。
与康熙和乾隆相比,夹在中间的雍正不仅没有他们长大,而且没有他们的子女和妃子。雍正有十个儿子。只有五个人能活下来长大。只有一个女儿活到了结婚年龄。他有很多养子,但他与后宫的女人无关。有趣的是,这么少的孩子分布不均,而是集中在几个妃子身上,其中敦肃皇妃年是最受欢迎的。
正如我们所知,敦肃皇妃是年羹尧的妹妹,《甄嬛传》中傲慢霸道的华妃,但想说一些不同的话。
[img]170797[/img]
一、性格温柔稳重。
年妃是汉人,来自湖北武昌。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她不同于普通的满族公主,有着独特的魅力。年羹尧在外面多次取得战功,架子逐渐变大,做了很多鄙视皇权的事情。年妃没有电视剧里演的那么骄傲,反而更加谨慎。一方面,她体贴雍正,尊敬皇后。另一方面,她经常警告哥哥不要傲慢。
雍正初年,他还说“气质柔和,持鞠淑慎”,这是一个很大的肯定。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年妃活着的时候很可能会充当皇帝和年羹尧之间的缓和剂。她一死,年家就倒台了。
[img]170798[/img]
二、后宫生育冠军
《甄嬛传》中的华妃不是常年不孕吗?历史上并非如此。
康熙五十一年,胤祯三十三岁,年氏以侧福晋的身份进入府邸,开始了短暂的盛宠生活。为什么短暂?从结婚到死亡只持续了13年,她的出生年龄没有详细记录。如果按平均秀女年龄16岁计算,死亡时间不到30岁,可以称之为“香消玉死”。为什么还说盛宠?史书当然不会告诉我们雍正有多爱她,但从细节上可以看出她有多宠她,体现在两个方面:
1.从康熙五十四年到雍正元年,敦肃贵妃共生了四个孩子,一女三男。更不用说惊人的数量了,年份分布还有一点讲究:请注意,雍正在过去的11年里只和她生过孩子。年妃入府前,最受宠的是齐妃,共生了三个王子,但年妃来了,齐妃什么也没做。
2.据记载,敦肃贵妃死于雍正三年,死前病了很久。在迷茫的时候,雍正从北京郊区长途跋涉回到圆明园。《日常生活笔记》是一本记录皇帝日常事件的小册子。就在公主去世前五天,我只记得雍正发了两条神秘的文章,没有其他工作。据推测,这五天他一直在好好陪伴宠物公主。
[img]170799[/img]
三、雍正朝第一位皇贵妃
敦肃皇妃地位高,不一定完全靠宠爱,她身上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康熙指婚的侧福晋。皇宫上的侧福晋仅次于直福晋,高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皇帝原配皇后死了,继承皇后地位的大多是原来的侧福晋。不,雍正一登基,大封后宫就让年氏做了贵妃,地位仅次于孝敬宪皇后,而上面提到的生了三个儿子的李氏,也只是齐妃。
两年后,年贵妃病重,皇帝下令将其命名为贵妃,这也是雍正朝的第一位贵妃。至于目的,首先是为了高兴,其次,如果她不迅速下封,恐怕她就不在了。
总结:
历史上敦肃皇妃的性格应该比较温柔,很多历史资料都有记录。她勤勤恳恳地为皇后和太后服务。通过雍正对她的头衔和待遇,她也能感觉到皇帝喜欢她,更不用说是否有“爱”了,这太难下结论了,但一定不能讨厌。被背叛后,宫中的“年妃”变得心狠手辣,冰冷无情;《甄嬛传》中的年氏也特别擅长争宠,对眼中钉说杀就杀。并非否定戏剧化,只是在戏剧的影响下,人们对年妃有很多误解。
后记:
1.虽然她生了这么多孩子,但没有一个活了下来。她最多活到七岁,这很可怜。侧面证明,年妃恐怕身体很不好,王子和公主从母亲和孩子身上带来的弱点。难怪她伤心生病,早逝。
2.雍正封她当贵妃有影响吗?恐怕是真的。据史料记载,雍正登基初期,特别依赖年羹尧,甚至对他说:“我们做一对令人羡慕的君臣吧!”,这也是拉拢的意思。年羹尧弹劾的人大多被罢免,他推荐的人也被重用。那么有没有可能是胤祯为了安抚重臣而对待妹妹呢?至于拉拢和宠爱的比例,没人知道。
敦肃贵妃:雍正朝第一位贵妃,深受雍正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