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清朝共有12位领导人,其中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由于制度不完善,只有大福晋和继福晋,没有皇后。1636年,皇太极称帝,开始建造后宫。哲哲是第一位活着的女王。自顺治以来,每个皇帝都有一个妻子,有些不止一个,但只有两个特别的人:孟古青和乾隆后的那拉。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被丈夫抛弃,所以他们走上了“被抛弃”的道路。然而,仔细观察是不同的。孟古青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福林对被指控婚姻的厌恶(孟古青是多尔根在世时选择的),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不和谐的种子。那拉的结局纯粹是由他自己造成的。
让我们从头开始。
[img]170516[/img]
那拉出生于公元1718年,比乾隆小7岁。雍正年间,他嫁给了李鸿。因为他出身高贵,是满洲正黄旗,所以他开始是侧福晋,而同时入府的人大多只能是“格格”。
当时,洪丽有一个富贵金富察氏,端庄大方,亲自为雍正指婚。因此,乾隆一登基,她就成了皇后。当然,那拉的地位也不错。起初,她被授予贤妃和贤者的称号,这表明她当时给人的印象非常好。
乾隆十三年来,皇后在旅途中因病去世。皇帝很伤心,但他没有忘记协调家庭事务,所以他发布了一个意图。翻译后,内容如下:
皇后一直端庄敬重,孝顺太后,是我的好帮手,但不幸去世。虽然我很难过,但我不忍心忍受,但我知道六宫必须有人主持这项事务。当我的祖先还活着的时候,我曾经给了我一个侧福晋那拉。她工作很周到。今天,她被提升为贵妃,并与六宫合作。
就这样,那拉氏走到离皇后最近的位置,当27个月试用期结束时,立即被封为中宫。
[img]170517[/img]
成为后宫之主后,那拉氏的宠爱比以前多了,先后于乾隆十七年、十八年、二十年生下十二哥、十三哥、皇五女。
当时,未来的嘉庆皇帝,十五兄弟爱新觉罗·青岩还没有诞生。可以相信,如果女王稳扎稳打地做饭,耐心地教育儿子,她的未来将是光明的,甚至有一天她会成为女王。
然而,自从她手持主位权杖以来,她的性格就变得不那么“娴”了。
前面提到乾隆非常喜欢那拉氏,一个很大的表现就是每次旅行都有她的陪伴,无论是出去涉猎还是下江南。
然而,当皇帝进行第四次南巡时,发生了一起事故:路的前半部分仍然相爱,李宏甚至在路上庆祝那拉的生日。可以看出,这对老夫妇的关系很好。但在后半段,乾隆突然生气了,这让福隆安(是尔康的原型!)先把女王送回宫殿。说是送,事实上,是被迫赶走。
回到紫禁城后,那拉的皇后印件、册文全部收回,可以说是不废而废。
[img]170518[/img]
为什么会这样?史书上有很多猜测。
一种说法是,皇后发脾气,剪头发,所谓的身体皮肤,受父母的影响,这已经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但计算时间,不是。
另一种说法是,在江南的路上,乾隆想封一位民间美女为妃,遭到了女王的反对。那拉还说了一些坏话,所以他自食其果。虽然合理,但毕竟不是正史记载,本文不敢采纳。
在研究这位女王的一生时,我们偶然发现弘历本人对她留下了很多评价。你能通过皇帝的嘴得到一些线索吗?
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
根据紫禁城的《甲骨文档案》,李鸿在女王去世时发表了这样一段话:那拉这个月14日去世了,自从她被封存以来,她并没有太不道德。但去年春天,我带着女王去了江南。当家人幸福时,她突然发脾气,在女王面前不孝顺。当她到达杭州时,她变得更加乖张。。。现在的结局是她的祝福。
提取关键因素:在太后面前不孝。
众所周知,乾隆是一个著名的孝子。他的母亲是《甄嬛传》中的甄嬛。她年轻时生下他,母子关系很好。如果甄嬛想看金子堆砌的山,弘历真的做到了;宫里有几个好姐妹,弘历也提高了太妃的身份,孝顺。@ 那拉氏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她的性格,直接原因是不孝顺,这是真正可能的。
后记:乾隆很有趣。也许一方面,他知道女王突然失宠了。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是“好色”,所以他写了一句话:女王的故事不是颜色下降,而是爱得太晚!
为什么继皇后那拉氏之后就被废除了?史料中是如何猜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