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能在政治上掌权的女性并不多,慈禧应该算是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这是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过来看看!
翻开中国近代史,晚清佛爷慈禧太后的罪行数不胜数。更不用说她了垂帘听政同意签署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为国家打开了一个大洞;也就是说,当她担心国内外的麻烦时,她仍然铺张浪费,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她不得不把200多种不同的美食和海鲜放在一顿饭上。只要尝一尝,就会让人讨厌。
然而,晚清最有权势的叶赫那拉氏,在痛骂老妖后昏昏欲睡,误国其罪昭昭之际,其实也有着温暖干练的人生另一面。
一、慈禧为什么?垂帘听政?
[img]166393[/img]
慈禧原名叶赫那拉杏贞,小名兰儿,公元1835年出生于满洲,祖籍开原叶赫,是黄旗人。
17岁时,她入宫选秀女。22岁生下皇长子载淳后,咸丰皇帝称她为易妃。第二年,她被提升为易贵妃,在后宫仅次于皇后牛虎禄(后来的慈安太后)。
1861年,咸丰帝在热河病逝,5岁的儿子载淳继位,这是同治皇帝。
慈禧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因为她的母亲和儿子都很贵。由于同治皇帝年轻,专权的慈禧太后与牛虎禄联手,串通恭亲王奕,开始二宫垂帘,亲王执政摄政模式。
慈禧太后在同治皇帝19岁去世后,支持4岁的侄子爱新觉乐。载甜继位,仍然垂帘听政。
1884年,51岁的慈禧太后发动甲申易枢,免去了辅政的恭亲王,实施了西宫独裁。五年后,又开始了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斩杀变法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
到1900年,因庚子国变,慈禧太后实施了新政改革,朝中大权仍不出其手。
[img]166394[/img]
八年后,1908年,光绪皇帝死亡。3岁的溥仪,73岁的慈禧,是新皇帝(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
这就是被皇权迷住的慈禧太后。不管形势多么变化,她都不想放下所谓的慈禧太后西太后光环必须把权力集成在一起。然而,毕竟,岁月是不饶人的。当年11月,被尊为太后的慈禧在仪鸾殿去世。
这位经历了四朝的女强人,别无选择,只能驾鹤西去。死后,他被埋在菩陀峪定东陵。
二、慈禧的温暖
从慈禧的人生经历来看,一定是一个冷血霸道的形象。
然而,她也是多才多艺的,有温暖的一面:
世界上父母的感情是最真实的,眼泪和血液溶解在孩子身上。努力最终成为儿子,可怜世界上父母的心。这首诗是慈禧太后为母亲富察氏写的七言绝句。
当时正好是富察氏的六十大寿。慈禧太后正在与牛虎禄氏携手并进两宫垂帘听政关键时期,忙于与外国使节讨论清朝的外交事宜。
虽然她母亲住的锡拉胡同住宅离她所在的紫禁城只有很远。慈禧太后仍然不能成为母亲来庆祝她的生日,所以她不得不安排她最近的部长代表她送很多有价值的礼物。她还写了这首生日诗,一起安装,并向她的母亲表示感激。
由此可见,慈禧太后对母亲还是有情有义的。
三、慈禧的能力
@ 慈禧太后对母亲很感激,在书法和文艺方面都很有爱好,在诗歌方面也很勤奋,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她不是一个讨厌的女人。早在咸丰帝执政的时候,她就考虑到丈夫体弱多病,经常代他批读奏章。
[img]166395[/img]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因缘,深居后宫的慈禧太后才有了强烈的力量干政欲望,再加上她极度自私,便在极度渴望控制皇权的道路上狠毒残忍,手段无所不用。
这也显示了她极其能干的一面:在关键时刻,她可以以雷霆的手段果敢杀人。
如与慈安太后携手,与咸丰帝遗命顾命八大臣对抗,冷酷地处死大学士苏顺,逼死怡亲王载恒、郑亲王端华等。
后来又毒死了慈安太后,自己西宫独掌,卸磨杀驴免去辅政,出了大力的恭亲王奕,独断朝纲。
垂帘听政再次训政期间,铁腕整顿官治,重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能人汉臣;重用洋务派,军民工业的发展,使得晚清昙花一现同治中兴,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延缓了晚清灭亡的进程。
在此期间,慈禧太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扭军起义,苗族起义,也能感受到她的能力。只是,她的垂帘听政它已经偏离了国本,使它干练带来的其实是更多的恶果。
慈禧太后晚年也知道难以掩饰自己的罪行,所以在去世时,留下了遗言:此后,女性不能预测国政,这违反了本朝的家法,必须严格限制,特别是严格防范,不得使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以是殷鉴!
慈禧太后多面的生活,让人不是很尴尬。
由此可见,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即使是臭名昭著的反派,也不全是恶,也有善的一面。@ 对一个人的正确评价,需要客观辩证地对待,不可脸谱化。
慈禧太后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是什么?她的生活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