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历史上有许多名将,
侯安都 519年-563年 南朝陈朝 广东乳源
侯安年轻时博学多才,精通武术。他被认为是村里的一个英雄。后来,他跟随陈武帝平息侯景之乱,参与了王僧辩的袭击,多次击退北齐军,协助陈武帝建立陈朝,担任镇西将军、南豫州刺史,封西江县公。
[img]165806[/img]
吴广 ?~1601年 明朝 韶关翁源县广东省
吴广是与陈林同时期能征善战的将领。年轻时,以诚实坦率的武夫从军报国,在历次重大战役中屡建奇功,曾任福建南路参将。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广泛授予副总兵,属于刘迅统率,率兵援朝抗日。带领水军攻占行长,进驻顺天大城,与陈林水军相为角,大败来犯日寇。援朝抗日回朝后,万历二十八年(1600),吴广升任总兵官,奉命征求播州(今贵州遵义)苗民义军。由广统一指挥,广率领一军直接插入河,副将曹希彬率领一军进取永宁。在广驻二郎坝后,立即广招兵马,扩大实力。叛军听到消息,即派猛将郭通绪率兵迎战,广部士兵奋勇进攻,叛军不敌,大败而归。
袁崇焕 1584年—1630年 明朝 广东东莞
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先授福建邵武知县,后官到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导师蓟、辽、登、莱、天津军务,多次击败后金军进攻 [3] 。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获得,但魏忠贤不得辞职回国。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重新启用。在崇祯两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后,魏忠贤余党“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以“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趁机实施反间计。崇祯三年(1630年)8月,袁崇焕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被凌迟处死。他的家人迁徙了3000英里,没有财产。事实上,他的家人没有多余的钱。
[img]165807[/img]
罗大纲 1804—1855年 太平天国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
罗大纲是太平天国名将,作战骁雄劲悍,用兵“抄迅如风,雄冠诸将”。特别是他像父母一样爱兵,“能与众同甘苦,士卒乐为效死”,“遇到军事困难时,往往以大纲往”。就连所谓的《贼情汇编》的清方资料也不得不承认:“罗大纲傈僳悍机警,贼中号为能者,但由于不是粤西老贼,他在秦日纲工作,没有封侯王”。在太平军中,罗大纲除了抄袭善战、战功卓著外,更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他有着独特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外交才能。
邓世昌 1849年-1894年 清朝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清末北洋水师名将,民族英雄。1894年9月17日,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了中国舰队,一场海战开始了,那就是黄海大战。作为指挥官的旗舰在战争中受伤,旗帜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敌舰。在战斗中,他指挥的致远号最英勇,前后火炮一起开火,连连击中日舰。致远号被日舰包围,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被打光。邓世昌觉得最后一刻到了,对下属说:“我们要死,也要死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候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与之同归于尽。这种无畏的精神吓坏了日本人。这时,一发炮弹不幸击中了“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导致管内鱼雷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大部分200多名官兵死亡。邓世昌坠入海中,随从扔给他的救生圈,他坚持不接,狗“太阳”迅速游来,抱着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但他看到下属没有活下来,狠狠地把狗压进水里,一起沉入碧波,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享年45岁。
[img]165808[/img]
吕翰 1853~1884年 清朝 广东鹤山
吕翰出身贫寒,小时候和母亲一起在家务农,15岁时和父亲一起去香港谋生。1870年,他参加了福建水师的成立,初任“威远”-副,后因功授参将都司。1883年12月,法军入侵我驻越南西山守军,挑起中法战争。第二年7月,法军闯入我的福建海军基地马尾港,向清政府提出不合理的索赔。以“不能惹自己开”为由,当局既不阻止也不设防。当时“福星”已经是“福星”了、“建星”两舰统带的吕翰等爱国士兵多次请战,遭到拒绝。这时,吕翰已经洞察到了法军的危险意图,知战不可避免。于是他写了三封遗书,告诉后事,表明他为国捐躯。8月23日中午,法舰突然炮轰我舰,吕翰率受伤的“福星”舰冲进敌阵,猛烈反击,给敌以沉重打击。后来因为四面受敌,“福星”舰多处中弹0沉没,全舰官兵英勇牺牲。
广东省历史上有哪些名将?他们的事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