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晚清,人们的第一反应一般是腐朽落后,羞辱国家,被欺负,是中国最无能的王朝之一。这是今天给你的故事,欢迎关注它。
从庚子之变到辛亥革命,虽然晚清政坛风雨飘摇,但即使摇摇欲坠,也没有倒下。
[img]165432[/img]
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最让人津津乐道,充满了许多谜题,那就是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死亡。
“娘娘”相隔不到一天,相继去世,给大家留下了许多谜题,同时也给当时的接班人留下了一个难题。
那就是埋葬问题!
如果说清朝哪个皇帝最差,光绪皇帝一定排在第一位,即使末代皇帝溥仪也比他快乐得多。
近年来,有太多的专家学者揭露了光绪皇帝的死因,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也就是说,光绪皇帝被毒死了。至于是谁,慈禧太后最有可能肯定。
我们在前一期详细分析了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毒光绪皇帝,这里就省略了这两个人的埋葬问题。
清朝皇帝的葬礼仍然很隆重,过程也很长:
皇帝死后,他必须在乾清宫停止工作。这段时间不固定,长度也不同。例如,顺治皇帝死后停了25天;康熙皇帝死后停了20天;雍正皇帝死后停了18天;最短的是咸丰皇帝,也停了11天。
当皇室亲属在灵魂面前哭泣时,他们开始将装有皇帝的棺材移到殡葬宫,静静地放置一段时间,然后下葬。这段时间更长:
顺治皇帝停了两年两个月;咸丰皇帝停了一年;最短的是雍正皇帝,只停了一个月;最长的是光绪皇帝。死后,棺材被运到河北省易县行宫“停棺安灵”,停了五年。
会有区别,主要在于皇帝的陵墓是否建成,比如顺治皇帝24岁就去世了。这么年轻,陵墓还没有纳入计划,只能等着修好陵墓才能下葬。
光绪皇帝更糟。他死后,更不用说修陵墓了。他甚至没有选择选址。直到他去世,他才匆匆去选址。不幸的是,他没有钱建造一半。直到袁世凯上台,他才拨了一些钱来修建崇陵。
二、
慈禧太后的陵墓比光绪皇帝豪华得多,葬礼也轰轰烈烈!
[img]165433[/img]
事实上,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即摄政王载枫,对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葬礼有不同的看法。
载枫建议一切都很简单。毕竟,清朝的国库早已空无一人,根本无法承受这两场葬礼。然而,隆裕太后并不这么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慈禧太后在去世前这样解释未来的原因,即载枫、溥仪和隆裕之间的制衡。
后来,他们想了想,咨询了庆王奕匡的意见,最终决定光绪皇帝的葬礼一切都很简单。慈禧太后的葬礼必须特别举行。
可怜的光绪皇帝死前被慈禧太后压制,死后仍被慈禧太后压制。说他是清朝最委屈的皇帝并不过分。
更不用说别的了,慈禧太后的棺材是云南金楠木做的,早在她还活着的时候就从云南运来的。至于为什么不用四川金楠木,这么多年都被砍掉了!
根据盗墓者的叙述和清廷的相关历史记载,慈禧太后的棺材底部倒入了整整五升珍珠,铺了近30厘米。身上覆盖着三层镶有金丝珠的锦被,太后佛祖头上是玉莲花,脚上是玉莲花,旁边有数百种玉雕水果和蔬菜。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慈禧太后嘴里含有一颗由两片花瓣组成的巨大夜明珠。分开看不出什么特别的,但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它们会发出绿色的光芒,并在100步内照亮头发。
等了一年才准备好慈禧太后的葬礼,然后正式下葬。在这一年里,慈禧太后的遗体当然不能随意放置,也应进行防腐处理。
那么慈禧太后身体不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 慈禧太后的棺材是金楠木做的。这种木材被称为皇帝的专用,“水不能浸泡,蚂蚁不能穴位”。事实上,它在明末濒临灭绝。
慈禧太后的棺材经过了49道工序,可以简单理解为刷了49道不同的漆,最后涂了一层金粉。
棺材内层有13种装饰,密封,空气可以隔离。20年来,慈禧太后的尸体首都没有腐烂。直到棺材被撬开,空气进入,慈禧太后的身体才变黑氧化,这表明它并不是真的腐烂。
@ 当时,清宫仍然有防腐技术。毕竟,正如刚才提到的,停止精神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你不能还在哭。棺材里有阵阵恶臭吗?然后等待埋葬需要一两年时间。尸体必须防腐。
@ 慈禧太后的棺材内部干燥消毒,加入了许多珍稀珍宝和珍贵的药材香料,也起到了一定的杀菌防腐作用。
@ 慈禧太后的死因是“水走大肠,吃了就泄”,也就是说得了痢疾。在她73岁生日那天,她一开心就吃多了,吃多了就肚子大。她拉了将近半个月,活活拉死了。
当我(杨角风)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河北人在当时的香河县出现了一位香河老人。当时,成年人一直在谈论老人死后的身体不会腐烂。后来,在阅读了报告后,事实上,这与慈禧太后的情况是一致的。她在死前半个月什么也没吃。她把身体倒空了,失去了细菌滋生的土壤,自然不会腐烂。
五、
[img]165434[/img]
那为什么有人说慈禧太后下葬那天臭气熏天呢?
刚才也提到慈禧太后的棺材是金楠木做的,很紧,即使腐烂了,也不会有味道。
@ 这种臭气不是慈禧太后散发出来的,而是另有所指:
关于慈禧太后下葬的整个过程,许多外国记者都拍了照片,从照片上看,围观的人很多,熙熙攘攘,密密麻麻。
从紫禁城到埋葬慈禧太后的清东陵,整个旅程超过100公里。整个过程都是步行,我不得不举起一个巨大的棺材。当时,北京附近500英里内的杠杆手都被叫来抬轿子。据说分为60组,每组128人,每组4人等候,轮流抬轿子,也就是说,只有7920人抬轿子。
事实上,这些数据可能有点夸张。整个轿车提升过程持续了5天。如果每个轿车夫人只提升两个小时,一天是12组,5天是60组。但事实上,很可能是12组,轮流提升,总共1584人,相当于每人每天提升两个小时。
但即便如此,也有很多人。据统计,整个葬礼团队有1万多人,真的很密集。这么多人,加上骡子、马、驴,光身上的汗味就足以让每个人闻到。此外,如此紧急的行军5天,不可能洗澡,换衣服是奢侈的希望,吃喝在路上,骡子、马、驴,尿拉,味道一定很难闻。
沿途的贡品,食物,腐烂后会有气味...
然而,民间传说很臭,我(杨角风)不这么认为。毕竟,葬礼已经准备好了一年,并提前排练了十天。骡子、马、驴和屁股后面也应该想到挂一个篮子来装粪便。
事实上,所谓的“臭”并不是描述当时的气味,而是描述慈禧太后。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气味”,也代表了慈禧太后,即使腐蚀做得很好,即使充满了香水,也会有一万年的气味。
@ 这种臭气熏天,应该是指慈禧太后的葬礼,活着的时候伤害了老百姓,死了也不让老百姓一路安居乐业。无论棺材走到哪里,所有的人都要跪下来迎接。人们在看好戏的同时,不禁感到不满。这位慈禧太后挥霍无度,死了那么讲究排场,埋了那么多珍宝,真臭!
也许这叫做盖棺定论吧!
慈禧太后在历史上的葬礼规模有多大?身体不腐烂的真正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