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的祖籍在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他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七代孙子。他的父亲是张琦,曾任直秘阁和淮南转运法官。
靖康变更后,宋朝官员和人民南下避难,张家也不例外。张琦带领家人搬到明州鄞县(今浙江鄞县)。绍兴两年(1132年),张孝祥出生在鄞县方光寺僧房。
张孝祥在鄞县生活了13年。张孝祥的叔叔张邵因拒绝屈膝而被拘留在北方。他的父亲张齐的官职很低,张家在鄞县没有田地产品,所以张孝祥在贫困中长大。
绍兴14年(1144年),张齐全家返回安徽,但他们没有回到家乡历阳,而是住在芜湖。由于唐代后芜湖和于湖两县的名字经常混淆,张孝祥自称的“于湖居士”实际上指的是芜湖。
[img]164771[/img]
张孝祥从小就很聪明。在《宋史》中,他说自己“永远不会忘记读书”。《宣城张的信谱传》说他“年轻敏感,读书后背诵,文章优雅,瞬间千言万语,出人意料”。他出色的才华受到了时代的赞扬。例如,王十朋评论说:“天上张公子,少年观国光。”
张孝祥的性格豪迈不羁,气质潇洒迷人,从小就令人印象深刻。张拭说:“谈笑翰墨,如风无踪。”杨万里说:“当它骄傲的时候,诗酒淋漓,醉墨纵横,思飘月外。”
绍兴24年(1154年),23岁的张孝祥进入北京参加科举考试。在今年的省级礼部考试中,考官魏师逊和礼部侍郎唐思退都是秦桧的亲信,秦桧的孙子秦迅如愿以偿地排名第一。
然后是殿试。高宗皇帝读了秦迅的文章,摇了摇头。读张孝祥的文章时,他觉得自己的文章很聪明,书法也很优秀,所以他亲自把张孝祥放在第一位,把秦迅放在第三位。
高中状元张孝祥开始登上南宋政治舞台。张孝祥站在朝中主战派的一边,很快得罪了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
第一名和第一名不久,张孝祥说岳飞受了委屈。还有一次,在朝廷里,秦桧的党羽曹泳为女儿向张孝祥求婚,张孝祥不同意。这一次,主和派决定带他去做手术。不久,秦桧命令党羽诬告张孝祥的父亲张琦杀了他的嫂子谋反,并将张琦投入监狱并折磨他。张孝祥也参与其中。幸运的是,秦桧第二年去世,张孝祥摆脱了灾难。
[img]164772[/img]
随后,张孝祥被朝廷授予秘书省正文职务。他的晋升很快,从秘书郎、作郎到中书舍人。中书舍人为皇帝写作和代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张孝祥可以说是平步青云。不可避免地,他遭到了一些朝臣的嫉妒,被弹劾,失去了官职。
罢职后,孝祥回芜湖闲居。在此期间,金主带兵南侵,想灭南宋。虽然没有官职,但张孝祥仍然密切关注战局的变化。他提出了抗金策略,并向李显宗、王权等军事将领致书,讲述了自己的抗金策略。
张孝祥的朋友和余云文,同年考上进士,在采石岩击败了金兵,迫使金主完颜亮搬到扬州。后颜亮最终被下属叛将杀害,南宋朝廷赢得了战争。听到这个消息,张孝祥立即写了一首歌《水调》· 闻闻采石矶的战胜。:
雪洗尘静,风约楚云留。谁写悲剧?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现在的风景,剪烛看吴钩。剩下的喜然犀利,黑浪和天空浮动。
回忆起那一年,周和谢,富春秋。小乔第一次结婚,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集的头落照,肥水桥边的草,渺渺令人担忧。我想乘风而去,发誓要中流。
他在话中大喊:“我想乘风,击船誓中流!” 表达了建功立业、做一番事业的欲望。
[img]164773[/img]
采石战后,张孝祥前往建康,向南宋主战重臣张军致敬。在宴会上,他即席授予了一首《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霜风,静静的声音。暗销凝!追想当年的事情,耗尽天数,不是人力。砷泗上,弦歌地,也有腥味。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到王宵猎,骑火一川明,鼓声悲鸣,遣人惊叹。
念腰箭,盒子里的剑,空甲虫,怎么成功!时间容易失去,心徒壮,岁将零,神京渺小。干羽方怀远,静烽火,休兵。冠盖使,一个接一个,如果是爱?闻到中原遗老,常南望,羽宝霓虹。让行人到此为止,忠愤填膺,泪流满面。
这句话慷慨激昂,充分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悲愤,更有力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据南宋无名氏《朝野遗记》记载,“歌曲,魏公(张军)为罢席而入。”可见它感人之深。
绍兴32年(1162年),张孝祥被重新使用,朝廷派他到福州担任地方官员。孝宗即位后,他被派往平江大厦。南宋失败后,张军推荐张孝祥,说他“可以负责任”,把他提升为中书舍。不久,他被调到直接学士学院,都督参赞军事,领建康留下来。
在军事失败中,朝廷内部和平的声音再次抬头,但张孝祥仍然坚持恢复中原的理想,多次向皇帝发表声明。张军死后,主战派完全失败,张孝祥再次受到打击。主和派汤思退指示人们弹劾他,张孝祥辞职,被排除在朝廷之外。
乾道元年(1165年),张孝祥复官静江府。此后,他担任知潭州、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等职务。然而,朝廷缺乏恢复失地的斗志和进取精神,张孝祥完全失望了。乾道五年(1169年)三月,张孝祥请求回乡侍亲,并获得朝廷批准。他回到芜湖退休。
经过几次起起落落,张孝祥终究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离开了官场。然而,他的政治主张并没有改变。他认为只要能不懈努力,就能恢复中原,盲目求和是不可取的。
为官期间,张孝祥以“慈爱爱民之心”,政绩突出。例如,在福州,他独自与乱兵对峙,干净利落地平定兵乱;平江时,他惩治奸商,救济灾民;建康时,他治理水患,招待流民;在潭州时,他关注农业,善待人民;即使在荆州,他也只呆了几个月,但他忠于自己的职责,修复军塞,筑堤防洪,建仓储粮。@ 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有惠政,也能受到当地人民的尊重。
张孝祥回到芜湖后不久就死于急病,一年只有38岁。齐东野语中仔细记载:“当暑送于雍公(于云文),喝芜湖船,中暑。”一代爱国诗人英年早逝,让后人感到惋惜。
张孝祥的人生经历了哪些坎坷?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