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临刑前到底说了什么?为什么曹操每次读书都哭?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自我祖先,到子孙,在秦三世积功信。今臣将兵30多万,身虽囚系,势足北岸,但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这段话是秦朝将军蒙田被李斯和赵高矫诏处死时蒙田临刑前所说的一段话。他们三代人忠心耿耿地帮助秦朝,却被冤死了。然而,400年后,每次一代枭雄曹操读到这段话,他都会大声哭泣。我们真的怪他了吗?
每次曹操读这段话,他都会被蒙田三代人的忠诚所感动。俗话说,男人有泪不轻弹,但他没有伤心。曹操的“威胁天子以使诸侯”被认为是大逆不道,被世人公认为窃国贼,被自称正统的蜀汉刘备和世人讨伐。他手里也是军权大师。曹操一生都在威胁天子发号施令,但直到他死,他才自称皇帝。他没有这种能力吗?不,不,这可能就是他每次看到蒙田的话都会哭的原因。在他心里,他不想成为一个篡夺王位的恶棍。
[img]163431[/img]
而400年前的蒙田,一家三代,到了蒙田的时候,是两兄弟为大秦效忠。特别是蒙田勇敢有谋地为秦朝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秦统一后,他为秦朝守卫北方,抵抗匈奴人,修建长城和道路(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他手里是一个拥有30万兵权的将军。如果他有异心,他会举手之劳。原来赵高假传圣旨给死扶苏也没什么事。但扶苏反对秦始皇焚书坑儒,激怒了秦始皇。秦始皇将长子扶苏发配到北方蒙田接受锻炼。
[img]163432[/img]
当赵高和李斯假传圣旨给死扶苏时,他们担心蒙恬手里拿着重兵会对他们不利,他们和蒙恬的关系也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是死敌。为了满足他们的私欲,他们给了蒙田一个法令。虽然蒙田有疑惑,但当时秦法严厉,蒙田被他们夺去兵权,成为阶下囚。但值得一提的是,赵高和李斯的结局也很悲惨,就是所谓的害人终害己。每次曹操读到这段话,他都深有体会,但蒙田的忠诚换来了阶下囚的结局。
他的忠诚不想像蒙田那样愚蠢。为了表达他的忠诚,他还放弃了三个县的封地,直到他死后才成为皇帝。这也可以证明他不想成为一个内心深处的不忠和不仁者。每次曹操读到蒙田的话,他都会伤心地哭泣。自古以来,英雄们就珍惜英雄。此外,曹操认为他的经历与蒙田完全相同。如果他像蒙田一样忠诚,他的结局就是蒙田的结局。他也知道,当他选择与蒙田不同的结局时,谁会理解他当时选择不交兵权让汉献帝处理的心态?也许我们真的怪他了。
曹操临刑前说了什么?曹操每次读书都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