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袁崇焕很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袁崇焕作为抗清名将被冤杀?袁崇焕到底是怎么想的?崇祯中了反间计吗?
袁崇焕,文字元素,东莞人(也是广西藤县人)。作为明末的军事家,他被杀的原因很复杂,包括自己的性格缺陷和崇祯皇帝中后金反间计的原因。
[img]162889[/img]
袁崇焕
一、袁崇焕自以为是,两次向崇祯吹牛皮,犯欺君罪
作为一名文人,袁崇焕在军事上表现出了特殊的才华,35 8年内,他从邵武知县火箭队获得了军事部门的尚书和边防大员。在取得了几次关键胜利后,他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与此同时,他充满了信心,在判断关外情况时犯了错误,引起了皇帝的不满。
1.天启二年(1622年),努尔哈赤攻占抚顺,在关外势如破竹。朝廷商议选择谁来守卫边境。当时担任兵部职方司司长的袁崇焕听说后,偷偷跑到关外调查关内外情况。回来后,他给朱明宗的学校写了一封信:“给我军马钱谷,我一个人留在这里。”
他在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等中立了军功,但由于得罪了魏忠贤等人,没有得到奖励,一怒之下辞职回家。
2.1628年7 明思宗朱由检召见袁崇焕,袁崇焕为安慰崇祯皇帝,声称只要五年就能收复辽东。朱由检听后非常高兴,成了真人。后来,袁崇焕觉得自己犯了错误,不敢向崇祯承认,于是向崇祯要钱、粮食、权力,为自己找借口。没想到朱由检完全同意了,给了他足够的支持和剑。袁崇焕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当这个目标没有实现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崇祯皇帝对他有多失望和恼火。
3.两年后,袁崇焕率领部门在蓟州拦截后金,绕过宁远进入关内,并向崇祯吹嘘:后金军永远不会进一步前进。因此,皇太极很容易绕过蓟州直达通州和密云。尽管危机解决后,袁崇焕在崇祯皇帝心中失去了最初的信任。
二、杀了抗金大将毛文龙
毛文龙原本是王化贞的下属。王化贞失败后,毛文龙在沿海岛屿招募逃亡汉人,扩大力量,不时干扰后金后方,使后金不安。后来,他被朝廷授予军队驻扎在皮岛。
袁崇焕杀毛文龙,并非都是出于公心。
毛文龙为人灵活,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曾拜魏忠贤为义父。明朝官僚把毛文龙当成魏魏忠贤的人。
[img]162890[/img]
魏忠贤剧照
对于被魏忠贤压制的袁崇焕来说,他从内心看不起依附于魏忠贤的毛文龙。袁崇焕被召入北京时,有杀毛文龙的想法。他对大学士钱龙锡说:“可用,可用;不,杀。”
崇祯二年1629年)6月初,袁崇焕以阅兵的名义来到皮岛。设计诱捕了毛文龙,然后列举了他的十二大罪,杀死了毛文龙。
袁崇焕杀了毛文龙,这是亲戚的痛苦,敌人的快。客观上,它消除了后金的后顾之忧。虽然毛文龙犯了一个错误,但他一直坚持抵制后金的立场,并取得了他的成就。毛文龙被杀后,皮岛军心不在焉,孔有德、尚可喜等将军投降后金。
三、崇祯冤杀袁崇焕
天启年间,袁崇焕担任辽东巡抚时,背着朝廷与后金进行了和谈。这一次,他在崇祯皇帝面前许下了五年复辽的承诺。他靠自己的武力达不到目标,也就是说,他想用和议使后金让出辽东。因此,袁崇焕不顾崇祯皇帝和一些廷臣的反对,积极与后金谈判。
[img]162891[/img]
袁崇焕的行为作为前方统兵元帅,未经授权与敌人讲和,至今也属于被枪毙的行为,在古代更属于谋逆欺君大罪。
从表面上看,皇太极与袁崇焕的信件进行了讨论,但秘密地积极准备。2002年10月,崇祯率领10万军队从蒙古绕道进入海关,攻占遵化后,直接前往北京师傅。此时,袁崇焕迅速率兵入援,并于11月10日抵达蓟州。在这里,他向崇祯皇帝赞扬了海口,防止后金进一步前进。
然而,后金兵越过蓟州西进,连接三河和香河诸城。袁崇焕急忙带兵保卫首都,驻扎在广渠门外。由于士马疲惫,他要求在城里休息。这时,朱由检已经严重怀疑袁崇焕,根本不敢让他进城。
当时,京师的人们突然遭遇兵祸,将矛头指向袁崇焕,认为他纵敌支兵,与他有仇的官僚趁机诬告袁崇焕与敌人勾结。
[img]162892[/img]
这时,皇太极又设下了反间计。后金抓获了两名明朝太监,并将其监禁在军营中。皇太极要求他的部门在夜间对话中说:袁崇焕和后金有一个秘密约会。我们可以一刀一枪地进入北京。两个太监中的杨太监闭着眼睛假装睡着了,把他们的对话记在心里。第二天,后金故意释放了杨太监。进入北京后,他立即向朱由检报告了袁崇焕通敌的秘密信息。
朱由检很怀疑。听了杨太监的报道,他相信了北京师傅对袁崇焕的谣言。12月1日,朱由在平台上召唤袁崇焕、满桂、祖大寿,问袁崇焕:“以前杀毛文龙,现在留下来,何必呢!”有一段时间,崇焕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下狱了。
[img]162893[/img]
袁崇焕被捕后,魏忠贤余党王永光、高捷、袁宏勋等谋兴大狱,抓住袁崇焕“善主和议,专杀大帅”两项罪名。@ 法司判以叛罪,在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处以最残忍的凌迟,没收了他的家产,兄弟妻子流放了三千里。
袁崇焕被冤杀,但当时人们认为他是通敌叛国。据记载,袁崇焕被凌迟时,人们争相吃肉。直到清朝修复太宗皇太极记录,真相才大白于世。
袁崇焕是明末的军事家 袁崇焕被冤杀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