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玉岩。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这是清朝历史上最顺利、最毫无疑问的皇权交接。继位后,他是嘉庆皇帝。四年后,乾隆去世,嘉庆真的是“当家作主”。然而,乾隆刚去世,嘉庆6岁的王子就引发了一起惊天动地的案件,源头是从他的书包里拿出高价文具。
[img]162773[/img]
乾隆去世后,嘉庆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清除和沈阳党羽;二是秘密立储,确认皇位继承人。特别是在继承人方面,嘉庆做了很多思考。嘉庆先后有两位皇后,第一位是嘉庆的发妻喜塔腊(孝淑睿皇后),死于嘉庆两年,留下一个叫绵宁的儿子,也就是二哥。皇后去世,在乾隆的推荐下,嘉庆晋升侧妃牛虎禄为皇贵妃,临时拍摄六宫。当时也有一个儿子,那就是三阿哥绵恺。
需要注意的是,绵宁,也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登基后改名为敏宁。皇妃牛虎禄深受嘉庆喜爱。嘉庆秘密将绵宁立为继承人后,将贵妃“转正”为皇后。这样,贵妃就成了孝和瑞皇后(下图),绵恺就像绵宁一样,成了合法的儿子。
绵宁从小聪明,深受乾隆和嘉庆皇帝的喜爱。8岁时,绵宁跟随乾隆到木兰猎场,王子和孙子们举行了射击比赛。绵宁用小弓箭连续三次射中红心。乾隆兴奋地把绵宁裹在一件黄色的外套里,抱在怀里。从那时起,乾隆就比其他人更关心他的孙子了。嘉庆也喜欢绵宁勇敢、勇敢的性格,只是让绵宁成为继承人。
但绵宁唯一的缺点是他的母亲已经死了,新皇后是三哥绵恺的生母。在外臣看来,绵恺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发生了一起“惊人的案件”。
[img]162774[/img]
6岁的三哥绵恺刚入学几天。嘉庆来问绵恺的作业,不小心发现绵恺从书包里拿出一套非珍贵的文房四宝。这套文房四宝价值10万两银以上,堪称天价。嘉庆很惊讶。嘉庆仔细盘问后才知道,原来是肃亲王永锡送给绵恺的。永锡是爱新觉罗宗室的成员,是肃亲王豪格的后裔。永锡虽然是亲王,但一直没有被重用。他趁绵恺入学的时候送了文具,在绵恺的书里还夹了一张银票,希望能尽快巴结绵恺。
虽然绵恺是女王的儿子,但他只有6岁。一位亲王向他贿赂了他。这件事让嘉庆一夜失眠。那天晚上,他命令人们抓住永锡进入宫殿并亲自审问。永锡不得不招供。原来嘉庆有一位新女王。女王和三兄弟的母子非常受欢迎。永锡猜测“正大光明”牌匾后面的名字一定是三兄弟绵恺。他想尽快排队,拼命巴结,希望得到“未来皇帝”的青睐。
经过嘉庆的调查,这不是永锡一个人的想法。有多少十几名宗室成员参与其中,甚至满朝大臣也可能有相关猜测。为了警告百官,嘉庆不仅在早期当众羞辱永锡,还当场将永锡送给绵恺的文具扔在朝堂上,这让年近半百的肃亲王永锡非常尴尬。随后,嘉庆以永锡“敢揣摩皇后”为由,将永锡一卷到底,免除一切爵位和官职,交给宗人府。堂堂一位亲王,给6岁的孩子送礼,前途毁灭。
作者认为,“永锡礼品案”在永锡似乎是错误的,但实际上是嘉庆在储存问题上犯的错误。嘉庆一方面秘密确定二哥绵宁为继承人;另一方面,三哥绵恺的母亲是皇后。大臣们猜测了皇帝的意图,最终导致了永锡的悲剧。
事实上,早在乾隆时期,乾隆就采取了不立皇后的做法,以避免这种尴尬。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秘密存储了十五兄弟永燕,但乾隆没有将永燕的母亲王妃魏佳(王妃)作为皇后。乾隆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永燕,但也可以避免大臣们的过度猜测,导致乾隆的后宫,30年没有皇后。与他的父亲乾隆相比,嘉庆确实走错了一步。
绵恺是谁?因他而起的惊天大案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