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皇后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也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生母。为什么有人把明朝衰落的责任归咎于她?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几年前,电视剧《大明风华》的流行让我们对明朝的历史有了清晰的认识。我们看过很多人对这部电视剧的评价。有些人认为明宣宗不能再看了。朱祁镇娃娃皇帝被授予“朱土木”滑稽称号。有些人把明朝衰落的责任归咎于明英宗朱祁镇,更有甚者让孙太后来背锅。无论如何,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皇帝的所有决定都来自他。显然,皇帝朱祁镇不合格,通过宫斗稳坐皇后宝座。同时也有功劳,在北京保卫战中,她毅然决定改立皇帝,重用于避免宋朝南迁的悲剧。
011:出身一般,抱着张皇后的大腿,有儿子让皇帝改立皇后
据史料记载,孙的父亲孙忠是永城县的主要书籍。她十几岁时看起来很好。不久,她被选入宫中,扮演明成祖朱迪皇太孙的妃子。然而,她只能扮演第二个孩子的角色。在朱瞻基安排与胡结婚之前。但她不甘示弱。她在这座巨大的宫殿里抱着张的大腿。
22年,永乐成祖朱迪死于最后一次御驾亲征。消息传到北京,皇太子朱高炽登基为洪熙皇帝。张自然从王妃变成了皇后,后宫之间的斗争充满了激烈。洪熙皇帝往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短命皇帝。
[img]162131[/img]
因此,他的儿子朱瞻基登基为宣德皇帝。在大明的风华中,胡氏和孙氏是姐妹,都属于靖难遗孤。其实这是电视剧随机改编的,胡氏很不幸没能给朱瞻基一儿半女。就连朱祁钰也被改为她收养的,他的生母是吴氏的宫女。
后来的明史稿和罪淮录记载,孙氏也没能为皇帝生儿子,她玩出了当年北宋狸猫换王子的伎俩。把宫里其他女人生的儿子带走,然后让自己收养。光生儿子没用,自己的竞争对手也没有任何机会揣息。在宫中,她不断暗示朱瞻基寻求更高的名分,为了皇室的面子,胡氏自动放弃了皇后的位置。因此,孙氏成了皇后,仅当了十年的皇帝朱瞻基也死了。
022:年幼的儿子不懂事被俘,改立朱祁钰为皇帝,最终得到了好的结局
[img]162132[/img]
朱祁镇登基时才八岁。政府首先掌握在太后张手中。孙起着辅助作用。然而,宦官的灾难早在明成祖朱迪时期就埋下了灾难的根源。王振颇有生计,不得不在宫中担任太监。明宣宗晚年特别宠爱他。安排他为王子服务。可以想象,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结果。
1449年,王震蛊惑皇帝亲征。这时,张已经去世了。孙太后根本无法控制这种情况。20出头,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瓦拉边境问题,她带着所谓的50万军队北征。途中,王震让皇帝下令改道,怕军队踩坏家乡的庄稼,行军很慢。这是瓦拉骑兵找到的机会。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工程变化,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瓦拉希望通过朱祁镇与明朝讨价还价,并借此机会发动对北京的侵略。为东西做准备,为明朝的整个北部边境做准备。虽然孙太后不知道如何战斗,但她也明白了国家兴衰的真相。虽然她是一个女人,但许多人会因为瓦拉的目的而死亡。
她赶紧找余谦商量大事,最后决定把朱祁钰当皇帝,第二年的改年号是景泰。粉碎了瓦拉人的阴谋。夺门后,她的地位保持不变,最终得到了一个好的结局。总的来说,有功也有,一切都要看两面。
孝恭孙皇后的一生是怎样的?她的一生有什么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