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1月31日)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的长子从小就受到祖父朱迪和父亲的喜爱和欣赏。说到这里,每个人都会想到什么?
虽然明宣宗朱瞻基只当了十年皇帝,但他在位期间为促进明朝政治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政治上,他非常重视官员的整顿和国家财政的管理。在经济上,他关注民生,实施休养生息政策,使明朝经济前所未有地发展。因此,明宣宗和他的父亲明仁宗统治时期被称为“仁宣之治”。
然而,一切都不可能完美,朱瞻基确实是一个好皇帝,这是显而易见的,但他不是一个好丈夫,朱瞻基有两个女王,一个胡女王,一个孙女王,一般来说,女王的位置只有在女王死后或女王犯了一个不可弥补的错误,如果两者都没有出现,皇帝仍然浪费,这在当时看来是一件非常不人道的事情。然而,朱瞻基做了这样一件事。他废除了端庄贤惠的妻子胡善祥的皇后地位,没有任何罪过。后来,他改立了孙贵妃,并将胡善祥送到长安宫做了16年的道教姑妈。他死后19年才恢复名誉。
[img]160462[/img]
那么,为什么明明在政治上非常聪明的朱瞻基在受到谴责的可能性下,还是做出了无罪废后的举动呢?朱瞻基、胡皇后和孙皇后之间有什么纠葛?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胡皇后。建文四年(1402),胡善祥出生于山东省兖州府济宁州,是光禄卿胡荣的三女儿。胡善祥虽然不是出生在贵族家庭,也不是一个大家庭,但从小就很聪明,很温柔大方,端庄有礼。长大后,胡善祥出落优雅,以贤著称,成为著名的闺秀,她的贤名也让她受到当时非常关心皇太孙朱瞻基婚姻的朱迪的青睐。将她列入皇太孙妃行列,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棣直接下令将富有贤名的胡善祥选为皇太孙妃。
按照明朝实行“长子继承制”的传统,朱瞻基作为皇太孙,无疑是未来的皇帝,胡善祥从被任命为皇太孙妃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她注定要成为皇后的生活。现在看来,这对胡善祥来说是一件非常幸运和荣幸的事情,并不是她悲惨命运的开始。
面对祖父朱迪的婚姻,即使朱瞻基不愿意,也没有反对的立场。于是,胡善祥成了朱瞻基的妻子。宣德元年(1426),朱瞻基正式登基,为明宣宗。胡善祥也被立为恭让章皇后,正式掌管凤印和六宫。早在永乐18年(1420年),当时还是太孙妃的胡善祥就为皇太孙生下了第一个孩子——顺德公主。几年后,胡善祥又生下了第二个女儿——永清公主。由此可见,朱瞻基和胡善祥的关系虽然不是很强烈,但也是相互尊重,举案齐眉。然而,她还有一个对手孙贵妃,可以直接威胁到她的地位。
[img]160463[/img]
孙贵妃,全名孙若微,从小就和朱瞻基的母亲张皇后一起长大。她和朱瞻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他们之间的关系很亲密,但朱迪非常重视胡善祥的原因,这让孙若微最终错过了皇后的位置。然而,也正是与朱瞻基的深厚感情,孙氏虽是贵妃,却宠冠六宫。而这份宠爱也证明了朱瞻基心中的天平早已不能在胡善祥和孙若微之间端平,而是偏移到了孙氏一边。在孙贵妃成功生下儿子的那一刻,三人之间艰难的平静注定迟早会崩溃。对于期待已久的儿子,朱瞻基自然欣喜若狂,所以他更喜欢孙贵妃。
然而,孙贵妃出生的王子虽然是长子,但始终不是直系,这也让朱瞻基有了改立皇后的想法。一方面,他最喜欢的孙贵妃为自己生下了长子,为明朝的未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女王身体不好,一直在休养。生下两位公主后,她再也没有生过孩子,因此,这种对比加强了朱瞻基改立女王的想法。在宣德三年(1428),明宣宗以胡皇后无子多病为由,下令胡皇后上表辞去皇后地位,同年3月,将皇妃孙氏改为皇后。
在《明史·列传第一后妃》中,关于胡皇后被废的事件记载道:“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宣宗后悔。尝自解说:“这个我很年轻。“对于品德高尚、温柔端庄的胡皇后,世人知道后表示同情和怜悯。宣宗后,他也表示非常内疚,这是他年轻时的冲动行为。然而,事情已经发生了。这个因为贤名而踏入皇室的女孩,最终没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胡善祥被废后的真相是什么?她和朱瞻基和孙皇后有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