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通常用于指中国东周上半年的历史阶段,历史上被称为“春秋时期”,即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是今天为你准备的一篇文章,感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吴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他的祖先是周文王的叔叔、太伯和姬姓。它存在于长江下游(约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位于江苏、安徽长江以南、环太湖浙江北部的吴国国境,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其中,吴王寿梦作为吴国第一位称王的君主,在位期间努力推动了吴国整体实力的增强。此外,吴王寿梦多次与楚国作战,并取得胜利,这也提高了吴国在春秋诸侯国的地位。
[img]158012[/img]
一
@ 吴王寿梦(公元前620年)―公元前561年),姬姓,名乘,字寿梦。吴国君在春秋时期(公元前585年)―公元前561年在位),吴侯泰伯十九世孙,吴侯去齐之子。在吴王寿梦之前,吴国的君主并没有被称为王,也就是说,通常被称为吴侯。一方面,周王室的权威和地位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吴国自身实力不够强大。然而,在春秋中后期,即吴王寿梦在位时,周王室地位的下降,加上吴国自身实力的增强,促使他选择像楚国一样成为国王。
吴王寿梦第一年(鲁成公六年,公元前585年),寿梦亲自去洛邑(今河南洛阳)看望刚刚登基的周简王,沿途参观了许多诸侯国。这是吴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见到周天子,也是第一次出使中原。吴、周本是一脉,寿梦在洛邑认祖归宗,周简王大喜,给了他特殊的礼遇。在这方面,在我看来,吴王寿梦与周天子和中原诸侯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为吴国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来到中原自然是为了学习中原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对吴国来说,远离中原的地理位置显然很难取长补短,走向强大。现在,通过吴王寿梦的努力,吴国正在追赶中原的诸侯国。
吴王寿梦二年(鲁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春天,寿梦派兵攻打城国(今山东城),城国与吴国讲和。同年秋天,楚国的医生沈公巫臣选择投奔晋国,被晋国君晋景公任命。巫臣要求出使吴国,晋景公同意。巫臣出使到吴国,寿梦很爱巫臣。于是巫臣使吴国与晋国通好,带领楚国30辆战车到吴国当教练,留下15辆给吴国。给吴国射手和御者,教吴国人使用战车,教他们安排战斗,让他们背叛楚国。巫臣还把儿子狐庸留在吴国,让他帮助吴国训练士兵。对此,司马贞《史记索隐》记载:“寿梦初霸,开始使用兵车。”
二
[img]158013[/img]
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吴国可以在春秋后期崛起,甚至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两个楚国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个是巫臣,另一个是后来逃到吴国的伍子胥。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吴王寿梦虚心求教的原因,让巫臣在吴国发挥自己的作用。士兵和装备升级后,吴国开始攻击楚国、巢国(今安徽巢县)和徐国,楚将子再次奉命奔驰。会见马陵时,吴军进入州来(今安徽凤台县),子重奉命从郑国赶去救援。在这种情况下,子重和子反一年奉命奔驰七次抵抗吴军,可以说是厌倦了奔命。因此,吴国开始强大,吴国能够与中原诸国交流。
吴王寿梦五年(鲁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吴国攻打楚国,打败楚国将领反。吴王寿梦十年(鲁成公十五年,公元前576年)11月,吴国与鲁、晋、齐、宋、卫、郑等国在钟离会盟,这是吴国第一次参加与中原诸侯的会盟。在我看来,正是吴王寿梦打败了楚国,这让晋国刮目相看。@ 为了消耗楚国的国力,晋国不仅邀请吴国参加中原诸侯国的会盟,还进一步支持吴国。
三
十六年春天,楚国君主楚共王派将领重率军攻打吴国(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年)。楚军征服鸠兹(今安徽芜湖东南25里),抵达衡山(今安徽当涂东北60里的横山)。楚军将领邓廖率领300名穿组甲的车兵和3000名穿着训练有素的步兵入侵吴国。对此,吴军成功阻止了前来进攻的楚军,俘虏了邓廖。楚国的将军们重返楚国。三天后,吴军攻打楚国,占领驾地。因此,楚国人责备子重,子重心里很不开心,于是心脏病发作而死。因此,很明显,吴国不仅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还让楚国失去了子重这位将军,可谓大获全胜。
吴王寿梦十八年(鲁襄公五年,公元前568年),寿梦派寿越到晋国,请求听从命令,与诸侯友好。晋国将为吴国会见诸侯,于是让鲁国、卫国先会见吴国,同时告诉吴国会见日期。孟献子、孙文子善良地与吴国人见面。同年9月23日,寿梦派使与鲁、晋、宋、陈、卫、郑、齐等国在戚结盟。对此,笔者认为,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对晋国,还是主动放低姿态。但到了吴王夫差时期,吴国国力强大,已经有了与晋国争夺中原霸主的地位。当然,这离不开吴王寿梦的基础。
[img]158014[/img]
四
@ 根据《左传》等史料记载,吴王寿梦23年春天(鲁襄公10年,公元前563年),寿梦与鲁襄公、晋悼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齐国王子光等。
吴王寿梦在位后期,遇到了和他的祖先古公父一样头疼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把吴王的位置传给他最喜欢的儿子。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夷昧、四子季扎。在这四个儿子中,季扎虽然年纪小,但知识渊博,仁爱贤明,深受寿梦的喜爱。寿梦想把王位传给季扎,但季扎拒绝接受,这与长子的继承制度相冲突。
因此,吴王寿梦临终前
,把儿子们都叫到身边,告诉长子诸樊,王位一定要有兄弟,这样最后才能传到季扎手里,诸樊感慨地哭了。吴王寿梦25年9月去世,诸樊继位(鲁襄公12年,公元前561年)。
一般来说,寿梦在位期间,努力工作,发展生产,训练士兵,从而多次击败楚国,联盟诸侯,仪式天子,开始称吴王,为吴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王寿梦一生有什么作为?如何提升吴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