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傲慢自大,导致灾难的人并不少见,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朱高旭就是其中之一。
朱高旭常年跟随父亲朱棣,在靖难之战中的各种表现也让父亲非常满意。朱迪对他越来越重视,这让自命不凡的朱高旭相信自己可以成为继承人,但最终的结果是朱高炽成了储君。朱高旭一直觊觎王位,为了发泄内心的愤慨,他不顾朱棣的提点和警告,纷纷做出许多违法行为。他的许多违法行为最终激怒了朱棣,在朱高炽的求情下,朱高旭没有受到严惩。然而,朱高旭并不后悔。他不仅没有反思自己,也没有感激父亲和兄弟,而且把怨恨转移到了后来继承王位的侄子明宣宗朱佑门框身上。他一直在私下里计划谋反。
[img]155168[/img]
宣德元年8月,朱高炽病逝,新皇帝即位不久,没有经验,这对朱高旭来说是起兵夺权的绝佳机会。他私下招兵掠夺周边地区的马匹,以“清君侧”的名义在乐平起兵造反。他希望像他的父亲朱迪一样夺取他侄子的王位。
朱高旭自命不凡。他高估了自己和朱瞻基的实力。有了“靖难之战”的经验教训,新登基的朱瞻基早就预料到这位不安分的叔叔会叛乱,并准备好了。朱高旭被朱瞻基抓住了。他的叛乱没有与内部反应勾结。相反,他被当地官员告知,明宣宗有时间召集大臣讨论对策。
[img]155169[/img]
明宣宗本不愿出兵讨伐,他派人给朱高旭发信,希望他能罢兵,避免骨肉相残的悲剧,但朱高旭并不买账。于是明宣宗亲自出征,命大军围住乐安城,让神机营对准城市,并将劝降书射入城中,让朱高旭了解其利益。得知宣宗亲征后,朱高旭害怕了。他的叛乱违背了人民的心,失去了对军队的吸引力。城里的叛军甚至准备抓住朱高旭获得奖励。朱高旭怕被自己的士兵杀害,便趁夜色偷偷出城投降。最后,这场荒谬的叛乱以极少的伤亡结束。
[img]155170[/img]
大臣们要求对朱高旭明正典刑,明宣宗没有批准,只是将朱高旭的父子贬为普通人,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口。明宣宗来探望时,朱高旭总是心怀不满,故意绊倒他。面对朱高旭的羞辱,明宣宗勃然大怒,让人找一个300斤重的铜缸把朱高旭扣在里面。朱高旭作为曾经四处打仗的将军,勇武有力,竟然把大缸顶了起来。明宣宗立即命人在缸周围点燃木炭,将朱高旭活活烧死在缸内,并处死了他所有的儿子,朱高旭一脉断绝。后人称叛乱为明平汉王高旭之乱,或朱高熙之乱、高旭之叛、高旭之乱。
算上朱高旭的一生,他勇敢,曾经受到父亲的喜爱,但却盲目地靠宠而骄,居功自豪,不知收敛,最后自作自受,走向毁灭。
高旭叛乱有多荒谬?朱高旭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