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18年(1661年),顺治皇帝去世,终年24岁,遗诏继承第三子玄烨。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道能不能帮你拓展一些知识。
从努尔哈赤开始,清朝共有12位皇帝。在这12位皇帝中,有四位皇帝患有天花,即顺治皇帝、康熙皇帝、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其中,有两位皇帝死于天花,即顺治皇帝和同治皇帝。只有12位皇帝中有三分之一患有天花,六分之一死于天花。可以说,天花是清朝皇室生存的主要威胁。
[img]154955[/img]
顺治18年(1661年),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因天花死亡,继承人的选择成了大问题。长子、四子早逝,剩下的六个孩子中次子福全8岁,三子玄烨7岁,其余的儿子更年轻。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我们没有遵守长子继承制。原因只有两个。首先,长子早逝。就身份而言,次子福全和三子玄烨没有区别;第二,他们的年龄差别不大。
但在福全和玄烨的选择上,顺治皇帝还是犯了一个困难。福全的母亲是孝献皇后董鄂氏,顺治皇帝最喜欢的女人。她喜欢房子和乌克兰。顺治也非常喜欢次子福全,但顺治皇帝的生母孝庄文太后更喜欢聪明的三子玄烨。
那么,为什么三子玄烨最终会成为继承人呢?这件事也离不开天花病毒。顺治皇帝问当时为秦天监事的德国传教士唐若望,唐若望选择了玄烨。原因是玄烨得了天花,免疫力强;在孝庄皇后的支持下,三子玄烨最终登上王位,成为康熙皇帝。
就这样,没有天花的次子福泉错过了皇位。福泉的生命是如何度过的?与我们之前科普过的九龙不同,在福泉和玄烨的关系中,似乎很难看到兄弟俩的怀疑和怀疑。这与福泉本人的性格密不可分。早在福泉还是个孩子的时候,顺治就问福泉他的抱负是什么。福泉的回答是:“我想成为一个贤惠的国王。”
这种童年的志向,福全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弟弟玄烨登上帝位,成为康熙皇帝。而康熙六年(1667),14岁的康熙帝刚亲政,福全便被封为裕亲王,命与议政。康熙二十七年(1688),准噶尔有外患时,康熙帝命福全是抚远大将军,出古北口。从那以后,福全在多次面对噶尔丹的攻击下毫不让步。尽管康熙帝严厉批评粮草问题,但康熙帝还是因错失良机被判处罚款三年,取消了议政权。
然而,福泉一直坚定地站在康熙身边。康熙皇帝在康熙34年(1696)和康熙35年(1697年)亲征了两次卡尔丹,福泉都跟着他参加了迎敌。直到康熙36年(1898年)卡尔丹去世,康熙对卡尔丹的攻击才结束。可以说,福泉为康熙皇帝三征卡尔丹做出了巨大贡献。
[img]154956[/img]
康熙42年(1703年),福泉生病,康熙皇帝亲自来到他的家中探望福泉。后来康熙得知福泉病重,于是派陪同的王子骑回北京看望。福泉死后,康熙皇帝赶回京都亲自祭奠。甚至在福泉死后,特命画家画了一张照片。是康熙皇帝和福泉坐在桐荫下,示意同老。由此可见,兄弟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
福泉从小就和康熙皇帝一起孝敬祖母孝庄文太后,陪祖母一起玩,后来祖母生病了,两人一起小心照顾。康熙皇帝年轻时挫败了权臣鳌拜,夺回了朝廷的权力。成年后,他有一种强硬的手段。对外:在北京,他赢得了对三藩和沙俄的战争;消灭台湾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建立“多伦联盟”取代战争,联系蒙古各部门;目的是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与条约。加强内部集权,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
这样一位铁面帝王,对自己的兄弟也保留了最后的温暖。虽然裕亲王的头衔不属于“铁帽王”,也就是说,他不能享受世袭的待遇,但康熙皇帝考虑到福全的功劳,允许福全的长子保泰继承裕亲王的头衔,而保泰在家唱歌是因为圣祖服装制度不满,并因其不逊的言辞而被授予亲王头衔。然而,康熙将亲王爵位授予福全的孙广宁。直到乾隆年间,福全的后代才按照正常的礼仪制度继承爵位。
福泉从小就很温柔。无论是小时候在父亲怀里说“愿为贤王”的小哥哥,还是站在哥哥康熙皇帝身边成为他左右臂的抚远将军,即使他犯了错误,在未经授权决定被康熙罚款三年后,福泉也只说了一句“我要说什么”,承担了战争错误的一切后果。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福全是康熙愿意交出兵权的人,可想福全贤王的本质。它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康熙在福全去世后向他致敬时哭泣,甚至让画家画画。虽然福全没有成为皇帝,但他用另一种方式保护了这个王朝。
为什么福全在历史上没有继位?他的一生是怎么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