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四年武科会试第一王来聘,明朝历史上第一位武术冠军。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我们始终注重以文治国,以武功抗乱。在这样的背景下,武术状元应运而生。他们往往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武术精神。但自唐代藩镇之乱以来,对武人崛起的恐惧,后世王朝大多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方针。在这种情况下,后世文化繁荣,军事薄弱。与此同时,武状元这一集众多光环于一身的功名,完全埋没在公众的视野中。
唐朝以后,提倡文治,用文官的力量来约束武将。但依靠文臣的力量是不足以挽救危局的。北宋王朝就是最鲜明的例子,文治的繁荣也未能逃脱岁贡的命运。即使是一向以刚烈著称的大明王朝,也是如此。在其国家的200多年里,也存在着重文轻武的现象。这种情况直到明末崇祯皇帝才得到改善。当时的明朝已经呈现出江河日下的景象。朝鲜大部分臣子都是只会纸上谈兵的文官。崇祯皇帝决定选举武术冠军来挽救明朝的危险局面。
[img]154626[/img]
明朝崇祯四年来,明朝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武术冠军考试。为了突出考试的重要性,崇祯皇帝直接参加了武术冠军的选拔,崇祯皇帝也在这次考试中加入了许多新科目。在原来的马上射击、步行射击旧考试中,增加了试刀石等新科目。考试科目广泛,参加考试的人数众多,甚至让崇祯皇帝认为明朝的ZTE有望进行。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王来聘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武术状元。说到王来聘的背景,他没有达官显贵的光环。他年轻时家境贫寒,王来聘早早沦落江湖。因此,他很早就开始了自己的武术之旅。恰逢明朝崇祯四年开武举考试,王来聘高兴地报名了。在考试过程中,王来聘可以说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展现了自己无与伦比的力量。就连王来聘自己也没想到,他最终获得了第一名,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武术状元,也是唯一一个。
[img]154627[/img]
当时武状元的一个重要选拔标准就是看谁能驾驭100斤大刀。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只有80多斤重,说明当时考试很难。@ 那时可以挥舞一百斤大刀,可以说是战神般的存在。考试中,王来聘驾驭这把百斤大刀的时候,就像探袋取物一样简单。当时在场的人都对此感到惊讶。崇祯皇帝看到王来聘武功这么好,不禁喜出望外。
获得状元后,崇祯皇帝亲自在紫禁城金銮殿接见了王来聘,并直接将王来任命为总兵。谢过恩后,王来聘退出了宫殿。就在王来聘刚离开宫殿后不久,太监就冲过来给王来聘请了一个长长的木盒子,里面装着崇祯皇帝赐予的宝刀。这把宝刀来自宫殿,不是一把普通的士兵刀。这把宝刀的材质和工艺都很好。能够获得这样的荣誉,让王来聘内心深感皇恩的浩荡,更加竭诚报效。
[img]154628[/img]
然而,明朝的衰落并不是一两个人就能扭转局面的。明朝武术冠军的经历似乎是明朝末世结局的缩影。1633年,王来聘参加了镇压山东孔有德的叛乱行为,急于建功立业的武状元王来聘,一马当先,直接冲到城头。但就在这个时候,王来聘却遭受了重伤,英勇牺牲,敌人众多。看到总兵英勇殉国后,士兵们更加勇敢地杀敌,最终平息了山东的叛乱。
这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位武术冠军。他似乎与明朝的命运息息相关。当他获得武术冠军时,明朝积累了很多东西,大楼将倒塌。王来聘的命运也隐喻了整个明朝的命运。王来聘死后的第六年,明朝灭亡,崇祯皇帝登上煤山上吊自杀。
在什么背景下,王来聘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位武术冠军?他的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