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皇帝制度,成为第一位皇帝,称之为“始皇帝”。从此,中国开始了2000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杰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我”,其他人直接当面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等。所以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宋端宗赵。
赵是(1269年7月10日至1278年5月8日),男汉族,即宋端宗(1276年6月14日至1278年5月8日在位),有时也叫宋帝,宋朝第十七位皇帝,南宋第八位皇帝,宋末三位皇帝之一,在位两年。
[img]154402[/img]
简介
宋度宗的长子赵是宋恭宗的长子,曾被封为建国公、吉王、益王等。2年5月,德佑B未朔(1276年6月14日)在福建福州被立为宋帝,改元景炎,生母杨淑妃为太后,同听政。景炎三年(78年)在永福陵葬于永福(今广东省中山市),年仅九岁。
文天祥和陆秀夫决定模仿宋高宗的故事。他们支持赵是世界兵马都的元帅,赵冰是副元帅。他们计划再次中兴。几天后,赵思和他的团队从江心寺来到福州。于德佑于2000年5月1日(1276年6月14日)成为皇帝。他们被称为宋端宗,改为元景炎,加封赵兵为卫王,张世杰为枢密副使,文天祥为右丞相,了解枢密院事,陆秀夫为枢密院事签字。
到达福州后,赵正式登基,改为宋端宗,今年才七岁。然而,天地大,南宋却没有容身之处。元军不断南下追击,赵思等人只能不断南下撤离。宋军离开前,他开仓帮助人民。元军占领福州后,当地人祭祀赵思、赵构、文天祥等人。
死亡
对赵来说,幸运的是,他身边有江万载、张世杰等忠于他的人,但不幸的是,即使他们拼命抵抗,赵也只能逃到海上,漂泊在海上,时刻警惕元军的追击。
景炎三年(1278年)3月,元将刘深率军追击宋端宗。江万载的父子奋力击退刘深,但不幸遭遇台风,年轻体弱的宋端宗卷入海浪。70多岁的江万载看到小皇帝落水后,不顾一切地扑进海里救了宋端宗,却被海浪吞噬。
[img]154403[/img]
宋端宗甚至害怕伤心和生病。此外,元军急于赶上,宋端宗只能漂浮在海里逃跑。不到十岁的小皇帝怎么能忍受这样的折磨呢?不到一个月,他就去世了,埋葬在永福陵(今天的香港大屿山)。
父亲
赵琪(1240年5月2日至1274年8月12日),即宋度宗(1264年11月16日至1274年8月12日在位),宋朝南渡后第六位皇帝,祖籍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是宋理宗的侄子,
因为宋理宗没有孩子,赵琦被收为养子,先后被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景定元年(1260年)被立为王子。景定五年(1264年)继位,改年号为“咸淳”。即位时,金国灭亡多年,北方蒙元军队大举南下。当国难发生时,他把军国权力交给了贾,使南宋偏安江南的美丽江山变得黑暗。
赵淳在位10年,咸淳10年(1274年),终年35岁,文明武景孝皇帝, 庙号度宗,葬会稽永绍陵。
历代皇帝简介及历史评价:宋端宗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