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时代,不仅这个时代有盛唐的气象,也是一个诗人的时代,一个诗歌可以流传千古的时代。
中国是诗歌之国,唐诗是诗歌长河中的桂冠,数量大,流传广,意境高。唐诗一直被认为是中国诗歌的巅峰。
[img]154085[/img]
伟大的诗人诞生于伟大的时代,无数著名的诗歌。李白杜甫白居易是我们熟悉的伟大诗人。
同时,我们也可以随意背诵一些唐诗。即使是多年不翻书、忙碌的中国人,在中秋之夜,当他们思乡的时候,也会想起李白床前的月光。他们被怀疑是地上霜。他们抬头看着月亮,低头想着家乡。
有人说《春江花月夜》是一个孤独的唐朝,但我不这么认为。诗歌属于所有人,属于历史,不属于少数人。
《春江花月夜》写得很好,但他太长了。篇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首诗是否能被记住。
由于这首诗的长度,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首诗的存在,更不用说在忙碌的现代社会,知道这首诗的人更少了。
如果你想选择国家级的诗歌,也就是最广为人知的诗歌,李白的《静夜思》绝对是顶流。任何学过义务教义甚至没有开始义务教育的人都可以背诵这首诗。
然而,这并不是唐诗的真正天花板。如果唐诗扩大到中国的每个人,如果说熟悉和背诵,天花板就是咏鹅的诗:
鹅鹅,曲项向天歌,白发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绝对是天花板级别的唐诗。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在启蒙的时候都是这首诗。就像李白平凡的句子一样,这首诗简直不像一首诗,但它可以朗朗上口,流传和记忆。
不要低估这首简单的诗,越简单,没有修改和雕刻的诗,事实上,越困难,这样一个简单的句子,可以形成一个非常美丽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理解,成年人不需要任何培训,可以完全告诉孩子这首诗。
这就是天才的魅力,你看起来很简单,就是写不出来,即使别人说出来,你拍拍大腿说,我怎么没想到呢。
[img]154086[/img]
这首诗的作者是初唐四大杰作之一罗宾王。我们一直重视阅读的传统。当我们看到好文章和好诗时,我们会不自觉地认为作者一定很好。
事实上,罗宾王的生活很糟糕,不仅是他,严格来说,初唐四杰的生活,其实都很糟糕,生活也不是很好。
罗宾王出身寒微,但他是个神童。他很小的时候,在乡下很有名。这首《咏鹅》是罗宾王7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样的天才在世界上真的很少见。
但就像李白调侃的那样,时间过去了,大未比好。罗宾王的生活很糟糕,最后他甚至选择了绝路。
起初,他在道王李元庆府做秘书,这是当时许多人进入仕途的一种选择。公元678年,他担任御史,很快被弹劾下狱。
后来,他被赦免了。公元680年,他担任临海县城,后来被免职。罗宾王之所以一再被贬,是因为他一直不喜欢武则天,总是讽刺武则天。当官员时,他经常抱怨和讨论。
最后,扬州聚集了一大批政治失望的人。他们总是一起发泄不满。徐敬业带头挑事,准备造反,恢复李唐江山。
其中,罗宾王担任机要秘书,负责早期著名的“为徐敬业请武赵”。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所以武则天看完后责怪首相。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才?我以前没发现过。这完全是你的失职。
当时反对武则天的不一定是忠臣。徐敬业是一群不成功的年轻人。他们一起突发奇想,冲动造反。他们既没有充分的准备,也没有合理的理由。无论罗宾王的文章写得多好,武则天的军队都无法生存。
[img]154087[/img]
罗宾王的最终结局一直备受争议,这与诗人的结局非常一致。徐敬业很快被打败并被杀。《资治通鉴》说他和徐敬业同时被杀,《朝野》说他死在河里。《新唐书》传说他“不知道自己的生命”。
综上所述,罗宾王更有可能逃脱。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他曾经在湘赣边区生活过一段时间,最终完全消失了。
一个诗人,也许这种方式的结局足够浪漫,但他的生活,空有才华,但总是不成功,但一只咏鹅,被最广泛的人熟悉,这比无数的成功,创造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王子和将军。
一首诗,一个天才,一个曲折的人生,用一首杜甫的诗来结束是非常合适的:王杨卢罗当时的身体,温柔而温柔。二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嘲笑四杰的人,早已身与名俱灭,当他们的诗歌能像江河一样永远流传时。
罗宾王,初唐四杰之一,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