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即周成王,他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太师姜子牙的孙子,西周第二君主。有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
洛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城市建设史和1500多年的城市建设史,创造了无数的中华文明传奇。洛阳因位于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夏都倒、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沿洛河排列,举世罕见。100多位皇帝在这里执政,西周成王姬念就是其中之一。
周成王姬念(公元前1055-公元前1021年)是周武王姬发和姜太公之女易姜生的儿子,是西周第二位统治者,在位21年。武王在位四年,公元前1043年因病去世。纪念十三岁继位,史称周成王。周武王怕诸侯再起战争,于是他的弟弟周公旦和召公石辅政。召公负责陕西,周公负责陕东,周公负责陕西,周公负责陕东。根据周武王的命令,周公旦在伊洛地区建造了东都洛邑,称为“成周”。同时重组三监之军,建成“成周八师”,然后将殷商遗民迁至洛邑,组建“殷八师”。
[img]153107[/img]
按照当时人们“灭国不绝祭”的原则,周武王取得政权后, 周武王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商王畿地区(今河南省安阳市附近),保留殷人祭祀的权利,以武庚的身份统治殷民。周武王害怕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周的儿子武庚起事作乱,将朝歌周围的原京畿道分为三个小国:高、卫。朝歌以北为北,在今天的汤阴东南16公里的北城;朝歌以南为国,在今天的魏辉倪湾;朝歌以东为卫国,在今天的疏浚县为卫贤。“三监”被称为“三监”,即朝歌形成合围的势头。国君是周文王的第八个儿子霍叔(姬处);国君是周文王的五子蔡叔(姬度);周文王的第三子管叔(姬鲜)是卫国国君。周武王这样做的目的是监督殷商武庚造反。
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积劳成病去世。十三岁的儿子姬念继位,周公旦摄政,周公旦姬姓,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这件事很快引起了管叔、蔡叔及其弟弟的不满和怀疑,武王的弟弟中管叔最长,按照兄弟终弟及的惯例, 他最有资格摄政。周文王的第三个儿子关叔(姬鲜)认为,周公旦篡改了武王的遗命。武庚早已有复国的野心,武庚见机成熟,立即拉拢管叔、蔡叔、霍叔发动叛乱。又与殷商旧地东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国串通,叛乱反周,周朝面临严峻形势。周公采取果断措施,共同合作,授权 太公望全权处理东部诸侯,使自己无后顾之忧;团结召公,亲率大军东征。三年后,三监之乱平定,管叔自杀, 蔡叔被囚禁,霍叔被废为老百姓。夺 商、 卫、 邶、 四国封地。杀死武庚后,以纣王臣兄微子继承殷祭,在宋(今河南商丘)建国,史称宋国。周公担心诸侯再次背叛周朝,代理成王管理政务,主持国事。 七年后,周公还政于成王。
[img]153108[/img]
《何尊铭文》铭文明确指出,周武王生前要求迁都中原,周成王在周公旦建洛邑后迁往这里。占卜在西周盛行,周文王演绎了64卦。周公旦是占卜大师。周公旦梦想着周公旦。周公旦多次占卜的结果是洛阳,洛阳是“宅兹中国”。洛邑建成期间,周公旦多次前往考察。洛邑建成后,周成王也到了君临天下的年龄,周成王召唤诸侯来贺,周公旦正式将政权交给周成王。
7年12月12日,周公摄政在洛邑举行祭祀仪式。第二年正月初一,成王亲政,以朝享之礼献祭于文王、武王之庙,禀告嗣位大事。成王入太庙,献酒于先王之灵。至此,成王完成了迁都和亲政大礼。周成王大封周王室成员和功臣为了守卫周王室的统治。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将武王的15个兄弟和16个英雄全部分封为封国作为诸侯,作为守卫王室的屏藩。罗邑按武王建成后,成王定鼎在洛阳王城。此后,周公制定了礼乐,加强了周朝的统治和中央集权。附近出土的西周铸铜作坊遗址位于洛阳东火车站北部,西周洛邑祭祀遗址位于洛阳东花坛林校。
西周第二任君主周成王姬念,他一生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