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孙嘉干为何差点吐雍正气血?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四十五岁时,雍正击败了其他王子,登上了皇位。
古代王子之间的斗争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雍正的王位来得不容易,留下了“九龙夺权”的污点。雍正虽然只当了13年皇帝,但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勤奋指数绝对高于他父亲康熙,这是他儿子乾隆无法比拟的。
每个皇帝都有缺点。他不想被别人提及。不管官位有多高,大臣们都做不到。一旦触及龙鳞,后果不堪设想,从流放到其他地方,到失去人头。雍正最忌讳的是“九龙夺权”。大臣们也很清楚,即使他们很愚蠢,除非他们的头进水,否则他们也不会在皇帝面前提到这件事。
[img]152061[/img]
然而,确实有不怕死的大臣。上朝时,一位大臣向雍正出示了一个奏折,上面只写了九个字:“亲骨肉,停止捐赠,罢工西兵。”雍正看完奏折后,嘴巴歪了,差点当场吐血。文武官员吓得不敢说话。他们都以为皇帝会杀了这个人。结果,雍正后来变得愤怒和高兴,笑着说:“我钦佩你的勇气。”
这位个性十足的大臣是孙嘉干。也许很多人不熟悉他的名字,但孙嘉干是三朝的老兵。他以敢于直接建议而闻名于世。他也是清朝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敢于直接愤怒皇帝的文臣之一。孙嘉干小时候家里很穷。他一边种地一边读书,一边睡觉一边拿着书。
苦心人天不负。通过不懈的努力,孙嘉干在康熙五十二年考上进士。当时他才三十岁,可以称得上年轻有为。从那以后的近十年里,孙嘉干一直默默无闻,几乎没有升职,也没有留下让人眼前一亮的事迹。即便如此,孙嘉干从未放弃希望,他坚信自己可以大器晚成。
雍正坐上皇位后,让大臣们畅所欲言。坐了十年板凳的孙嘉干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他想了一整夜,在给新皇帝的奏折中写下了“亲骨肉,停捐,罢西兵”的九字建议。“停捐,罢西兵”没什么,“亲骨肉”这个词简直就是打雍正皇帝的脸,说明孙嘉干真的很勇敢。
雍正气得瑟瑟发抖,把孙嘉干的奏折扔在地上,迫不及待地想马上把他拉出来砍掉。就在这时,雍正的老师朱轼站出来为孙嘉干求情。雍正觉得孙嘉干虽然胆大包天,但他是个清官,性格端正,老师的脸还是要给的。想了一会儿,雍正决定放过孙嘉干,以此来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并将孙嘉干提升为官员。
为什么大臣孙嘉干差点吐雍正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