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坚,字永固,小字文玉,彝族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三位皇帝;慕容垂,字道明,原名霸,小字阿六敦鲜卑族,十六国后燕开国皇帝。两人都是十六国时期称霸一方的君主,彼此珍惜英雄,彼此仁慈。
傅坚从小就崇尚汉文化,七岁就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只有十三岁的任龙翔将军,十五岁时进入东海王。
357年,19岁的傅坚杀死了暴君傅生,自降皇帝被称为“大秦天王”。即位后,他努力重用汉人王猛,创造了五胡十六国唯一的治国之地。历史上被称为“关陇青晏,人民幸福”。
慕容垂从小就和父亲一起战斗,才兼文武,勇敢多谋。他在前燕时被封为冀州牧。吴王是前燕开疆扩土的英雄,受到高度尊敬。
369年,著名的东晋大司马桓温率领晋军北伐,燕国陆续失地。慕容临危受命,带兵迎战。
[img]150958[/img]
慕容垂首先派弟弟慕容德截断晋军粮道,迫使桓温撤退,然后在襄邑东涧与弟弟进攻桓温,击败晋军,斩首3万人。第三次轰轰烈烈的“桓温北伐”以失败告终。
慕容垂经过这场战争,几乎成了燕国的再造功臣。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慕容垂就尝到了功高震主的滋味。
慕容成功回朝后,却得到了自己心爱的王妃段氏被吐谷浑太后冤杀在狱中的噩耗。
特别是太宰慕容恪死后,新上台的慕容评、慕容冲等实权贵族将慕容垂视为最大潜在的权力威胁,几欲除后快。
无奈之下,慕容垂带着几个儿子向西逃去,投奔燕国敌人前秦。
此时的前秦,在傅坚大帝的统治下,国力蒸蒸日上。自从燕国太宰慕容恪死后,傅坚就有了伐燕的意图,但一直没有成功,一是因为内乱,二是怕慕容垂的名声。
现在傅坚听说慕容垂来回,大喜欢,亲自去郊区迎接。他牵着手说:“天生贤惠,一定要共同成功,这个自然数也是。要和清共定天下,告成岱宗,然后还清本邦,世封幽州,让清去国不失儿子之孝,归我不失事君之忠,不失美貌!”(《资治通鉴·卷第120》)
慕容垂听后感激地说:“羁旅之臣,免罪为幸。本邦之荣,不敢望!”
[img]150959[/img]
前秦实权人物王猛知道慕容垂有雄略,怕将来引以为患,便对傅坚说:“慕容垂,燕之戚属,世雄东夏,宽仁惠下,恩结士妾,燕与赵之间咸有奉佩之意。看着它的才华,权智无方,兼其诸子明毅有干艺,人之杰也。蛟龙猛兽,非可驯之物,不如除之。”
然而,傅坚非常欣赏慕容垂,英雄们珍惜它。他们根本不听王猛的话。他们经常在宫里喝酒聊天,以慕容垂为冠军将军,封宾都侯,吃华阴500户。
370年,傅坚准备就绪后,命王猛率大军进攻前燕,慕容垂协助前秦军一举攻破邺城(今河北临漳县),灭亡前燕。
然而,傅坚的政治过于仁慈,也许是为了减少统一过程中的抵抗力。傅坚厚待投降和被俘的统治者都被授予官职和军职,这为他后来在“飞水之战”大败后,慕容皇室再次崛起,导致前秦败亡埋下了隐患。
[img]150960[/img]
386年,傅坚统一北方后,不顾反对,率领30万大军出征东晋,慕容垂率领3万兵马随军南征。
结果,在“飞水之战”中,前秦军被东晋谢安打败,只有慕容垂率领的3万人马没有遭受损失。
光杆司令傅坚尴尬地逃到慕容垂的军营避难,这给慕容垂带来了一个难题:是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杀死傅坚而不是?还是送礼物出国,然后公开决定一个雌雄?
当时,一群聚集在慕容垂周围的前燕老臣劝慕容垂不拘小节地行事,趁机取代前秦。就连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也劝父亲杀了傅坚。
然而,慕容垂的回答是光明正大的,充满了皇帝的宽容。他记得,当他陷入困境时,他什么也没有。只有傅坚深情款待,并授权了士兵的恩德。一开始,王孟还建议傅坚杀了自己,傅坚仍然以国士的礼貌对待自己。”为什么要忘记这种善良呢!”
慕容垂慷慨地说服了所有人,并将军队的指挥权全部交给了傅坚,并护送傅坚一路返回长安。
慕容垂和傅坚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两个不同氏族中最杰出的人物。他们互相珍惜英雄,互相善良。
[img]150961[/img]
然而,即便如此,慕容垂也渴望恢复燕国。因此,利用前秦时期的衰落,他对傅健说:“北方的一些人听说你失败了,有叛乱的迹象。我想安抚他们,顺便看看我的祖父。”
傅坚对慕容垂非常放心,于是派了3000名士兵跟随慕容垂离开城东。这一次,慕容垂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他在河南聚集了鲜卑旧部,招兵买马,部队突然发展到20万。
384年,慕容垂在河南荥阳自称将军、燕王,正式叛秦复燕。385年,占领了叶城。386年,他成为皇帝,重建了燕国,历史上被称为“后燕”。
虽然慕容垂叛逆秦朝,但他感受到了他的恩情,所以他一辈子都没有见到前秦的军人。与那些前燕慕容氏降官的人不同,他在长安城密谋起兵叛乱,导致他逃离长安,最终被后秦的姚杰杀害。
被厚待的慕容家族计划恢复王朝,谋杀傅坚,重新点燃北方的烽火。因此,后人经常批评慕容家族的忘恩负义,充满狼的野心。当然,除了珍惜傅坚英雄的慕容垂。
慕容垂和傅坚的关系如何?两位英雄互相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