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登上荆州城楼后,张孝祥感慨地写了一首词,表达了他的悲愤

张孝祥的词作继承了北宋大作家苏东坡的豪放词风,笔力雄厚,气势磅礴,对后世爱国词风的形成影响很大。

张孝祥从小就具有优秀的资格,被视为“天才儿童”。宋史称他“永远不会忘记读书”。绍兴17年(1147年),16岁的张孝祥通过了乡村考试,迈出了仕途的第一步。此后,18岁的张孝祥在建康向蔡清宇学习。22岁时,他“再次赢得冠军” 。

绍兴24年(1154年),23岁的张孝祥参加了庭审。宋高宗亲自将其定为第一位,居秦桧孙秦迅之上。范成大、杨万里、于允文等名人也是同榜进士。

此后,张孝祥在官场的道路上陆续升职,步步青云。先后担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领建康留守、荆湖北路安抚使等职务。后来,他被免职两次。当他担任地方官员时,他非常同情民生的痛苦。

也许是他的经历造就了他忧国忧民的词风,充分表达了他对战斗生活的赞美和北伐立功的愿望,表达了他对当时知情政策的不满。

[img]150876[/img]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当张孝祥担任荆南知府和湖北路安抚使时,他和一个叫马举先的人一起登上荆州大厦,观看防御工事,写下了以下几句话:

《浣溪沙·荆州约马先登城楼观塞》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绣旗红。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浑浊的酒守楼东。酒阑向悲风挥泪。

这个词以浓衬淡,以壮丽衬悲凉,描绘了一幅要塞郊野辽阔无边的深刻画面。

首先,秋天水天相连的壮丽景色通过“霜日明霄”和“水蘸空”生动再现。@ 响亮的鞭子,耀眼的红旗,给人强烈的听觉和视觉冲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人登上城楼,望着眼前的风景,内心的思绪也是一片茫然。就像王维诗的“山有无中”一样,虽然场景相似,但象外之意却深远。

苏东坡曾称柳永为“霜风凄凉,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称“不减唐人高处”,对此也可如此看待。

这一幕,诗人思绪翩翩,不禁想起了沦陷的中原。北望中原,产生了无限的情感,想借酒消遣,但喝完酒还是很难过,可以说是“举杯消愁更难过”

[img]150877[/img]

张孝祥的话呈现了一位北望中原的志士形象,传达了诗人怀念中原故土、雄心壮志的悲愤。全词只有42个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中原故土的思念和对金兵占领中原故土的愤怒。这种词风自然影响了后来决心恢复中原的仁人志士,如辛弃疾。

张孝祥门人谢尧仁在《于湖居士文集序》中说:“自渡江以来,近百年来,唯先生的文章是书法,是当代独一无二的。”

张孝祥不仅是一位慷慨激昂的爱国志士,而且他的书法在南宋一代也很有名。高宗说他“词汉俱美”、“必将名世”,宋孝宗在张孝祥去世后看到他的遗墨也“心实敬之”。

爱国诗人陆游说:“当时紫薇张舍人的书帖很有价值。 锦囊玉轴, 无家无归。”杨万里说:“张安国书是真的,但学者们并没有尝到公之于下者。”

[img]150878[/img]

可以看出张孝祥的书法在当时有多受欢迎。他的书法不仅生动有力,而且清晰有意义。平日里,除了揣摩前人的墨迹,努力练习,他还虚心向当时著名书法家刘岑求教,提高草书水平。

然而,张孝祥的书迹很少流传下来。们只能看到六部作品:静安府帖、临存帖、关辙帖、泾川帖、柴沟帖、黄庭坚书伏波神祠诗。

字里行间,张孝祥的爱国词作都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悲哀,对北伐中原的讴歌和对国事萧条的愤慨。

张孝祥和张元干一起被称为南渡初期的“词坛双璧”。张孝祥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登上荆州城楼后,张孝祥感慨地写了一首词,表达了他的悲愤登上荆州城楼后,张孝祥感慨地写了一首词,表达了他的悲愤

,

  • 南宋大臣曾怀生平简介 曾怀历史如何记载的
  • 曾怀(1100-1172年),字钦道,祖籍晋江,由京师迁居常熟。南宋隆兴中任浙西提举,后又任度支员外郎,有综合考核财政的才能。因...

  • 大宋宋慈: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 的鼻祖
  • 宋慈是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的鼻祖,在法医学界的地位是无人撼动的。宋慈一生破案无数,主要是从检验尸体上面查到蛛丝马迹使...

  • 名将檀道济是个什么样的将军?最后为何被冤杀
  • 檀道济是南宋名将,他随主征战,战功卓绝,在朝廷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却也因此而招致彭城王刘义康的猜忌,矫诏将其处死。那么...

  • 南宋宰相陈自强生平简介 历史如何评价陈自强
  • 南宋宰相陈自强生平简介 陈自强:字勉之。南宋中期宰相,贪官。福建长乐人。淳熙五年 (1178) 戊戌进士。庆元初以曾为权相韩侂...

  • 南宋大臣朱倬生平简介 朱倬是怎么死的
  • 朱倬(1086—1163)字汉章,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唐武周宰相永城朱敬则十八世裔孙。祖上朱敬则七世裔孙唐户部尚书朱光启,在黄巢...

  • 著名奸臣汪伯彦的故事 汪伯彦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 汪伯彦(1069年―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南宋初年宰相,著名奸臣。在南宋属于主和派。少颖异,嗜诗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