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鄱阳湖决战中常遇春的表现如何?他有多勇敢?

元朝末年,世界一片混乱。朱元璋还参加了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在战斗中勇敢足智多谋,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后来,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成为义军的实际领袖,成为元末想赢得世界的诸侯。

在朱元璋争鹿中原的过程中,他的人才济济,可谓猛将如云,如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等。

在这些猛将中,尤其是在朱元璋攻灭争夺世界最大对手陈友谅的鄱阳湖决战中,常遇春特别耀眼。

常遇春是一位专攻硬仗的猛将,也是一生无败的常胜将军, 常遇春在《明史》中被称为“摧锋陷阵,未尝败北”。

春天出生于安徽省怀远市的一个农民家庭,三年(1330年)。从小,他就因为武术练习而勇敢。他擅长猿臂射击和骑射。他可以使用各种武器。

[img]150782[/img]

但常遇春在元末天下鼎沸,群雄并起,却因不能填饱肚子而落草为寇,真是大材小用。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四月,25岁的常遇春在和阳遇见了真命之主朱元璋,从此走上了傲视群雄的从军之路。

当常遇春跟随朱元璋时,他总是喜欢在每一场战斗中带头、猛打猛冲,这个特点一辈子都不变。这可能是因为他只是在义军渡江期间才进入的。与徐达、唐河等淮南老将不同,他必须表现出不可战胜的势头,才能在军队中脱颖而出。

皇帝不辜负那些有爱心的人。由于常遇春的出色表现,他逐渐赢得了朱元璋的青睐。常遇春也成了一名善于治兵的将军。他经常自吹自擂:“只有10万人能横行世界。”因此,军队被称为“常遇10万”。

在朱元璋与陈友谅的一系列较量中,常遇春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在鄱阳湖大决战中,这位猛将显得格外抢眼。

到23年8月(1363年),陈友谅在鄱阳湖与朱元璋的20万军队进行了一场持续36天的水上决战,决定生死存亡。

[img]150783[/img]

大决战开始后,两军的战船迅速混在一起。陈友谅的军船大而坚固,但速度慢。朱元璋的军船小而快,操作灵活。两军相持,难以解决。

面对汉军水师的巨型船只,常遇春毫不畏惧地用一当百的气概迎敌,驾驭着船只在阵中左右冲突。

混乱中,朱元璋的座船搁浅,在游涡中苦苦挣扎,而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边带领船队围攻,情况十分危急。

这时,常遇春发挥神箭手的英雄本色,只见他在船上弯弓远射,一箭准确射中张定边,使敌人士气大大降低。

然后,为了保护主人,常遇春用自己的战舰撞上了朱元璋的座船,使其脱离浅滩,但出乎意料的是,他把自己的战舰搁浅在浅滩上,动弹不得。

然而,没有独特的道路。汉军战败遗弃的巨舟在顺流而下时,与常见的春船猛烈碰撞,使他的船幸运地离开浅滩,返回湖中参加战斗。

[img]150784[/img]

在战斗中,常遇春还积极组织火攻,充分发挥小船的优势,乘风纵火,而陈友谅的舰队却被烧得火焰冲天,兵将损失一半以上,湖水尽赤。

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战斗,陈友谅将剩余部队集中在鄱阳湖的鞋山转攻为守,然后冲向朱元璋守卫的湖口,试图突破长江。

常遇春奉命率部守湖口,与冲过来的汉军又打了一场硬仗,汉军付出了重大伤亡,也一直无法冲破常遇春布下的铜墙铁墙。

在混战中,陈友谅被射中死亡,其余大部分残军向朱元璋投降。鄱阳湖决战彻底扭转了双方力量的对比。陈友谅的崩溃使朱元璋成为元末最强大的英雄。

战后论功,诸将共推常遇春为第一。朱元璋还称赞常遇春说:“当百万人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莫如副将军遇春信。”


鄱阳湖决战中常遇春的表现如何?他有多勇敢?鄱阳湖决战中常遇春的表现如何?他有多勇敢?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