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李念孝顺宽大,仁慈善良,文学才华横溢,擅长隶书。每次德宗写诗送给臣民,王子李念都会写。他不仅精通文墨,而且武功出众,勇敢足智多谋。建中四年十一月,唐德宗因“泾原兵变”逃离奉天,李念执弓矢居左右,保护父皇安全逃离长安。随后,奉天告急。面对叛军40多天的围攻,李念先禁旅,乘城拒战。军心受到极大鼓舞,士兵们在他的鼓励下勇敢抵抗,最终取得了奉天保卫战的胜利。文武双全王子李念饱受战争之苦,决心有一天成为圣贤君主,造福世界。
[img]150728[/img]
德宗后期,为了赚钱。宫市的建立,这些宦官打着皇帝的旗号,贪污腐化,流毒广泛,导致宫市的弊端,人们抱怨。李念决定创新。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痛苦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据《老唐书》记载,公元804年9月,44岁的王子李念患有严重的风病,面容扭曲,口无语。805年正月,唐德宗去世,李念在西内太极殿生病,45岁。
[img]150729[/img]
虽然风病缠身,但李念多年来革除弊政的初衷一直没有改变。他立即启用了以刘禹锡为核心的东宫老部王叔文、王皮、刘宗元,历史上被称为“二王刘柳”。一场创新的序幕拉开帷幕,历史上被称为“永贞创新”。
首先,下令罢免了贪婪的京兆尹李石。一个月后,共释放了900名宫女和教坊女乐,免除了人们积累的税收租金。同时,他们停止了各种崇拜,废除了宫市和五坊儿童。不幸的是,李念不会指望这次改革仅仅半年后就会中途死亡。
因为改革的利刃违背了宦官集团的利益,皇帝李念病得很重。宦官首领俱文珍秘密命令宦官担任神策将领。范希朝拒绝接受改革派任命,以控制神策军营的兵马节。防止宦官手中的兵权被剥夺。然后去顺宗李念后宫,强迫他立长子李纯为皇太子。俱文珍也意识到,外有藩王声援,内有朝官支持,手中有神策军,二王集团失势无靠,时机成熟。
[img]150730[/img]
公元805年8月4日,俱文珍等被迫身患重病的李诵,禅宗位于王子身上。他被称为皇帝。在位不到7个月的李诵匆匆结束了皇帝的职业生涯,永贞的创新彻底结束。王叔文和王相继被贬为司马,柳宗元和刘禹锡被贬为偏远州。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元年和元年,公元806年元月,唐顺宗李诵在兴庆宫咸宁殿因病去世,享年46岁。大臣们挂了一个挂号,上面写着: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葬于丰陵。
唐顺宗李念:虽然他在位只有七个多月,但他总是想摆脱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