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即汉桓帝,字意,汉章帝曾孙,河间孝王刘开的孙子,李武侯刘翼的儿子,生母是东汉第十一位皇帝,在位21年。
刘志继位后,外戚、宦官纷纷掌握政府,引起官僚医生的不满,发生党狱之祸。他自己也喜欢佛教,放荡。永康元年12月28日(168年1月25日),刘志去世,埋葬在宣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部),并被称为孝桓皇帝。
为政举措
政治
前期
刘志统治初期,梁冀掌权。后来,刘志发动政变。为了防止梁冀狗跳墙,他派人坚守中央机构,并派人包围梁冀的房子。梁冀没想到刘志这次会这么做。梁冀认为自己的军权在手,刘志不敢乱来。梁冀将军的印章在梁冀反应之前就被收了。梁冀知道大势已去,几天后就和妻子一起自杀了。
后期
刘志统治后期,清谈之风兴起。李颖、太尉陈蕃、南阳太守王畅都受到士大夫阶层的尊敬。这激怒了当权的宦官集团。延禧九年(166年),宦官派人诬告李英等与太学生、都国生徒交往,互相标榜,组成群党,诽谤朝廷,败坏习俗。刘志怒不可遏,于是命令全国逮捕200多名“党人”,如李英、陈傲等。有的党人逃走了,刘志悬金购买。一时间,使者四出,相望于道,反宦官的斗争遭到严重挫折。这就是著名的“党囚”。通过党狱打击士大夫,刘志加强了皇权,同时也使宦官集团势力坐大。最后弊大于利,为东汉王朝最后的灭绝埋下了祸根。
[img]149887[/img]
军事
当刘志在朝鲜调整宦官和士大夫之间的纠纷时,边疆战争不断,北方是鲜卑人不断入侵,西方是羌人不断叛乱。刘志把平定羌人的任务交给了段炯,把平定鲜卑的任务交给了张宏。只有这样,段炯和张宏才能在军事上取得突出的成就,稳定边境,使战争的范围没有继续扩大。
经济
刘志无视内外交困难和国库空虚的现状,肆意饲养成千上万的宫女,以保持他腐朽侵蚀的奢侈生活。刘志领导的统治阶级极度奢侈,导致国库枯竭。
延禧四年(161年),零武羌、先零羌等少数民族起义,战争蔓延到三辅(今陕西省中部)。为了减少国库的财政支出,刘志下令减少公卿的工资,借了王侯的一半租税。同时,他下令以不同的价格出售关内侯、虎贲郎、玉林郎、蒂骑营士和五位医生。卖官的影响极其恶劣,不仅使腐败合法化,直接破坏了官员的治理,而且对腐败官员的搜查也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为汉灵帝时期更大规模的卖官开创了先例。
延禧八年(165年),刘志令郡国有田人每市缴纳10元税款。
文化
编修史书
刘志统治期间,虽然国政昏迷,但东观修史的工作并未废除。伏无忌、黄静、崔石、边韶、延都等大臣先后在东观修史。他们完成了《王子功臣恩泽侯表》、《南单于传》、《西羌传》、《地理志》、孝穆、孝崇二皇、顺烈皇后、安思皇后等传记,以及顺帝功臣孙程的传记。
供奉浮图
刘志相信神,建立华盖,供奉佛陀(浮图)和老子。受此影响,人们逐渐相信佛教徒(见桓帝祠佛)。
[img]149888[/img]
民族
对鲜卑
刘志统治期间,鲜卑族在檀香槐的领导下逐渐强大起来。根据匈奴的故乡,自永寿两年(156年)以来,他们经常侵犯汉朝北部边境,使匈奴中郎率领匈奴南部单独抵抗,迫使他们离开,但他们仍然是边境问题。刘志曾派使用印章檀香槐为王,想与妻子和亲戚结婚,但檀香槐拒绝接受,对边境的侵犯加剧。
对南蛮
刘志统治期间,武陵蛮、长沙蛮、零陵蛮、板头蛮屡屡反叛,太守应奉“以恩信招诱”。与此同时,刘志派车骑将军冯文讨伐,以恩威并施的手段平息了武陵蛮之乱。他还任命荆州刺史,平息了长沙蛮和零陵蛮。巴郡太守赵文以恩信降伏板头蛮。
对西南夷
永寿二年(156年),蜀县少数民族叛乱,杀略官民。延禧二年(159年),蜀县三襄夷侵犯蚕陵,杀害官员。延禧四年(161年),前卫属于国夷,侵犯了前卫县的边界。益州刺史山玉打破它,斩首1400级,平息叛乱。
[img]149889[/img]
对西域
在刘志统治期间,西域逐渐不稳定。元嘉元年(151年),西域长史赵评在于和国死亡,与于和王建有间隙的拘弥王成国告诉赵评的儿子,赵评被于和王建毒死。赵评之子信以为真,告诉敦煌太守马达。元嘉二年(152年),王敬被任命为西域长史。电机要求他秘密调查情况。成国鼓励王敬杀死建筑。王敬想做出贡献,所以他同意杀死建筑。但当他在宴会上要求行动时,吏士不想杀建,最后被成国主簿秦牧杀害。于和侯将输博攻打王静。王静拿着建筑的头上楼,声称刘志授权他杀死建筑。如果他输了,他会烧毁营房,烧毁官员,杀死王静。建筑之子安国为王。马达想出兵攻打于和,但刘志反对并召回马达,将宋亮改为敦煌太守。宋亮要求于和杀死输博。这时,输博已经死了,于和把输博尸体的头交给了敦煌。宋亮后来得知了真相,但汉朝还是一动不动。对汉朝越来越傲慢的于田无所畏惧。
元嘉元年(151年),北匈奴呼衍王率3000多人入侵伊吾,伊吾司马毛恺派遣500名官兵在蒲类海东与呼衍王作战,全军覆没,伊吾屯城被呼衍王攻破。同年夏天,刘志派敦煌太守司马达带领敦煌、酒泉和张掖4000多名国家官员营救伊吾,并将其塞进蒲类海,呼吁国王的气息,汉军无功返还。在永兴元年(153年),车师后部的王阿罗多与戊部的严浩不和,于是起兵反叛,围攻汉屯田和固城,杀害官士。后来,由于部将降汉,阿罗多逃到北匈奴,敦煌太守宋亮立后,王军就质子卑君为车师后王。后来,阿罗多从北匈奴回来,与卑君争国。戊校尉阎详担心阿罗多会吸引北匈奴人,乱西域,于是同意立阿罗多为王,召回卑君至敦煌。由于汉朝对其“曾莫惩罚”,“从此沉浸在缓慢之中”。
外交
延禧九年(166年),古罗马大秦王安顿(121-180,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派使者到东汉洛阳,看刘志,给刘志象牙和其他礼物,这是中国与欧洲国家直接友好交流的历史事实。它标志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开始,东西帝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正式建立,首次正式开放并延伸到欧洲。
汉桓帝刘志在位期间的政治措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