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徐敬业不喜欢武则天临朝称制,684年9月在扬州起兵,以匡扶中宗复辟为由反对武则天。古人起兵讲究师有名。于是徐敬业请文章高手罗宾王写一篇讨伐武则天的号召文章。罗宾王不愧为初唐四杰之一,写文章洋洋洒洒,气势磅礴。文章写得好,徐敬业读完大喜,命人抄袭,告诉世界。武则天自然也看到了这个号召。当她读到“峨眉拒绝让人,狐媚偏能惑主”时,她只是笑了笑。当她读到“一堆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她非常不高兴。为什么不开心?罗宾王骂她太狠了吗?当然不是。她是宰相,没有履行吸引世界人才的义务。她说:“宰相怎么得失这样的人!”
[img]149446[/img]
据说罗宾王在这篇文章《代徐敬业求武赵》中骂了武则天狗血淋淋的头。他骂武则天“以蛇为心,豺狼成性,近亲邪僻,残害忠良,杀姐屠兄,杀君毒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普通人看完可能会生气,但武则天不仅不生气,还责怪宰相找不到能写这么好文章的人才。可见武则天气宽广,胸怀宽广,见识非凡。这就是一代女王的境界。哦,对了,罗宾王的文章真的很煽动。几千年后,当我们读到这篇文章时,我们仍然会有一种兴奋感,就像被打鸡血一样,我们会有一种冲动,想拿着武器跟随徐敬业。这篇文章出自“请看今天的域内,竟是谁的世界”。女王武则天读完文章,再来说说另一个唐人读好文章的感受。这个人叫阎伯屿。什么,没听说过?没听说过也没关系。你一定听说过王勃!王勃正式的文章是在公开阅读的。
阎伯屿在洪州(南昌)任都督时,组织人员修复滕王阁。修复工程竣工后,他于99重阳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包括文人雅士、官宦子弟、阎都督女婿孟学士。阎都督故意让女婿在这样的大场面上露出一手文章,提前通知孟学士做好准备。中国人最讲面子,作弊也要做得像。阎都督还是命人拿出纸笔,假意邀请在场的客人为滕王阁写序文。人们知道阎公的意图,没有人愿意出头,都推荐孟学士写。然而,在孟学士上台之前,一个年轻人站起来,主动自荐,要求写文章。既然有人自告奋勇,就很难拒绝!只能让他写。被人乱了计划,阎都督有一种被霸王硬上弓的感觉,很不爽。王勃写文章时,愤怒地离开座位,去后堂。但他仍然想听听这个年轻人能写什么,所以他安排一个人报告王波写的文章——我估计他当时的想法应该是这样的:我希望这个不知道如何观察文字和颜色的年轻人能写一坨屎,让在场的人嘲笑他。
据报道,王勃写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云,地接衡庐。阎都督笑着说:“只是老生常谈”。然后报道王勃写道:“翻三江举五湖,控蛮荆引瓯越。阎都督听后沉吟不语。当传闻人说王波写道“夕阳与孤独齐飞,秋水长天一色”时,阎都督忍不住跳了起来,一遍又一遍地称赞:“这个男孩真是个天才!说完整理衣服,笑盈盈走到席间,看着王勃写完整篇文章。所有在场的人都称赞王勃才华横溢。阎都督的自私几乎让一篇传世好文流产。如果是这样的话,他的罪名会很大。然而,阎公仍然值得钦佩。首先,他懂得欣赏,有一双懂得才华的眼睛;第二,他能及时纠正态度。如果他仍然讨厌王波精美的文章,他会被唾骂。
[img]149447[/img]
还记得小学读的那篇文章“离原上草”吗?这是一部以白居易少年命名的作品,原名《赋得古原草送别》。所谓“赋得”,就是以某某为题。这首诗是白居易十六岁时写的。为了在诗坛上有所成就,年轻的白居易从自己的作品中挑出了一些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带他去拜访当时诗坛大佬的顾情,希望得到他的肯定和指导。顾况听到的人叫“白居易”,便开玩笑地说:“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这不仅是一个笑话,也是一个提醒白居易在诗坛站稳脚跟的问题。他翻开白居易送的诗,第一首是《赋得古原草送别》。当他读到“野火烧不完,春风吹又生”时,他不禁感叹道:“有句话说,生活在世界上并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这件事立刻传出去,白居易的名字也开始在长安市走红。
武则天读了罗宾王的文章后,问宰相为什么会失去这么好的人才!读完王波的文章后,阎都督认定作者是天才,不再恨王波的计划。顾静读了白居易的诗,立刻说这里“生活在世界上并不难”。
武则天怎么看待骂自己的文章?一代女皇帝的容人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