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官员等级的划分因朝代而异。让我们把这篇文章带给你。如果你感兴趣,继续往下看。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人们的社会地位差异很大。作为一个国家的国王,皇帝有权控制整个国家。为皇帝服务的人也分为不同的官方产品,如一级官员。在古代,他们是非常有尊严和强大的人,比如九门督察和侍卫。所以问题是,既然他们都是一级官员,哪一个更强大?
九门提督是中国清朝驻京武官,官称“九门步军巡逻五营统领”。该官职成立于康熙十三年,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还负责巡夜、灭火、装甲、禁令、逮捕、监禁等。事实上,从另一种理解来看,九门提督是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九门提督成立之初,等级为“正二品”,后来升为“从一品”。
[img]149263[/img]
显然,九门提督的职位关系到京师的防范,也是皇帝安全的保障。因此,满族大臣一般在成立后担任,大部分都是皇帝信任的人。辛亥革命爆发后,民国北洋政府依然保留着这一官职,只将其改名为“京师步军统领衙门”,直到1924年11月才最终被解雇。当然,九门提督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所以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物,比如和沈阳是经典的存在。
领侍卫大臣是皇帝贴身警卫的指挥和调度人,是正品官员。据《清史稿》记载,侍卫处三旗领侍卫大臣有六人,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各有两人。他们主要负责侍卫的亲军、协理、主任和笔帖,分别掌握章奏和文移。领侍卫大臣的代表人物非常有名。例如,奥拜、明珠、傅恒和福尔康曾担任过这个职位。他们是宫廷侍卫的负责人,也是皇帝安全中非常重要的人物。
显然,就职位而言,正品高于一品,领侍卫大臣自然高于九门提督。然而,原因不仅仅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说,领侍卫大臣可以被称为皇帝周围的近臣。一般来说,能够担任这个职位的人的未来是光明的。
[img]149264[/img]
而且领侍卫大臣的手下也很不简单,包括60个一品侍卫(正三品)、二等侍卫160人(正四品)、270个三等侍卫(正五品),后面有很多小官职。当然,虽然这样的人数比九门提督的领兵3万微不足道,但这些内部侍卫大多是满族或蒙古族的贵族,大部分背景都不简单。
这样,如果你想说服公众,或者有自己的威慑力,领导侍卫大臣的背景一般不简单,能力也很强,否则,就不能让这些贵族的孩子服从。与此同时,由于整天与皇帝有联系,领导侍卫大臣在皇帝周围有很高的发言权,这远低于九个主管。
清朝九门提督领侍卫内部大臣的官职是什么?谁的权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