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字休远,宋文帝刘义隆长子,生母袁齐贵,南朝刘宋第四位皇帝,在位仅三个月。
元嘉元年(424年),出生于建康,爱读史书,特别喜武。六岁时,他被列为皇太子,深受宋文帝的喜爱。反对元嘉北伐,与宋文帝发生冲突。在女巫严道教的煽动下,私行巫术促使宋文帝萌生废立之意。元嘉三十年(453年),联合起兴王刘军发动宫廷政变,闯宫杀父,自立为帝,改元太初。被武陵王刘军讨伐,战败被杀,时年30岁,在位仅三个月,史书称为“元凶”。
主要成就
为了稳定政局,刘绍篡位称帝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安抚人民:刘绍曾下诏减税,减少兵役,减少出行费用,并将部分田野山泽分配给贫民。
提升亲信:刘绍成为皇帝后,大肆奖励参与政变的将军,以萧斌为散骑常侍、尚书仆射、领军将军,以殷仲素为黄门侍郎,以王正见为左军将军。张超之和闻人文子、徐兴祖、詹叔儿、陈叔儿、任建之等亲信将领都给了20万元,并以龙翔将军的名义领导了州县太守。
拉拢宗戚:刘绍称帝后,以五叔江夏王刘一恭为太保大师,以六叔南桥王刘一宣为太尉,崇拜二弟始兴王刘军为将军,崇拜三弟武陵王刘军为将军,晋升四弟南平王刘硕为中军将军,晋升六弟为会州刺史,调外戚臧质为丹阳尹,希望得到宗室和外戚的支持。但只有刘军和刘硕支持刘绍。
朱锄异己:刘绍政变时杀死了政敌江湛和徐湛之。当天,他命令江徐一派官员全部杀死,如始兴内史荀赤松、尚书左丞臧凝之、山阴县长傅僧佑、吴县县长江徽、征北行参军诸葛旭、右卫司马江文纲等。王僧绰因参与废除秘密谋而被捕杀。长沙王刘瑾、临川王刘烨、桂阳侯刘梦、新渝侯刘球等宗族因与刘绍有旧怨而下狱。
刘绍在位期间,扬州建设被撤销,浙西五县(丹阳县、吴县、吴兴县、淮南县、宣城县)由司隶校尉领导,浙东五县(会稽县、东阳县、临海县、永嘉县、新安县)分析为会州。他还将被纳入南徐州的南兖州恢复建设,并将州治由盱眙(江苏盱眙东北)迁回广陵(江苏扬州)。
[img]149003[/img]
轶事典故
剖心验邪
刘绍正成功后,派亲信去杀潘淑妃。他特意交代了亲信,想剖开潘淑妃的胸膛,看看她的心是不是斜着长的。亲信奉承刘绍,回报道:“潘淑妃的心真的是斜着长的。”刘绍说:“只有这种邪恶的人,心才会斜着长。”
事后刘绍对刘军声称潘淑妃是被“乱兵所害”。令人发指的是,刘军竟然说:“这正是我一直期待的。”
殴杀太史
太史令曾奏报刘义隆,称天象预示将发生大灾,建议在太极殿前安排万名士兵消灾。刘义隆不同意,第二天在政变中被杀。事后刘绍得知太史令的奏言,叹了口气:“差点坏我大事。“我能当多少年的皇帝?”他招募太史令,问道:太史令称之为“十年”,但出来后却私下对人说:“哪里会有十年,哪里会有十十年就好了。刘绍闻而怒,命人活活打死太史令。
[img]149004[/img]
改元之议
刘绍成为皇帝后,他想改元。肖斌建议:“按照旧例,新皇即位后,应使用先皇年号,新年后再改元。”刘绍问王僧绰绰有余。王僧绰绰有余地说:“晋惠帝即位时改元。”刘绍很高兴,立即改元太初。
刘绍、蜀汉后主刘禅、东吴废帝孙亮、西晋惠帝司马忠当年宣布改元,但四人的最终结果都不好:刘禅去国降晋,孙亮被权臣废杀,司马忠被摆布,刘绍在位两个月后败身亡。
据清代史学家赵毅在笔记《新余丛考》中记载,在刘绍之前,曾使用过西汉武帝刘彻、前秦高帝傅登、西秦武元王乞伏乾归、南凉武王秃发乌孤。
[img]149005[/img]
诿过萧斌
当晚,刘少兵将袁淑、萧斌等召入东宫,请他们帮忙起事。萧斌一开始反对,但在刘绍的压力下,他最终表示支持。袁淑坚持说:“殿下小时候病得很疯,现在是旧病复发吗?刘绍怒不可遏,问他起事能否成功。袁淑道:“殿下处于不被皇帝怀疑的位置,哪里用得担心不成功?只有成功之后,才会被天地所不允许,大灾难也会随之而来。刘绍不听,坚持起事。
后来,刘绍被俘,被押在西方将军臧质面前。臧质看到刘绍,忍不住哭了起来。刘绍说:“我的邪恶世界是不允许的。大人为什么要哭?”臧质问他为什么反抗。这时,刘绍把所有的反叛罪都推到了萧斌身上,说:“先帝听了奸臣的诽谤,想废墟我的王子。我不想成为监狱里的囚犯。我问萧斌。萧斌建议我这样做。”
建康之谣
刘绍杀父篡位,刘军杀兄平乱,这是南朝第一次大规模的宗室残疾。当时有传言说:“望建康城,小江逆流而上,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
篡位称帝后刘绍的成就是什么?他有哪些轶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