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即陈宣帝,本名陈昙旭,陈武帝陈霸先侄,赵烈王陈道谭次子 ,南北朝陈朝第四位皇帝陈文帝的弟弟在位14年。
永定元年(557年),袭封始兴县王。陈庚继位后,改封安成王。天康元年(566年),他的兄弟陈文帝去世,侄子陈伯宗即位,陈旭成为协助大臣。光大二年(568年),陈旭废墟陈伯宗,自立为帝,改元太建。太建十四年(582年),陈宣帝陈旭去世,享年五十三岁。
主要成就
政治成就
诛锄异己
安成王陈旭独揽大权后,开始进一步打击异己。首先是根除朝中反对的文帝老臣和反叛势力。子高是文帝最值得信赖的军事将领,“文帝非常宠爱,从来没有离开过”。陈旭掌权后,韩子高因“兵权过重,深不自安,好参观台阁,又求出为衡,广诸镇”,但陈旭不允许。始兴王陈伯茂也秘密参与了韩子与到仲举、到仲举的儿子到郁密谋反。光大元年(567年) ,韩子高,到仲举,到郁被告发,全部下狱死亡。
陈旭掌权后,沈皇后意识到大权旁落,与始兴王陈伯茂秘密策划建安人张安国造反,希望夺权。但被陈旭发现,张安国被杀。
[img]148576[/img]
镇压叛乱
早在侯景之乱时,华娇和文帝私交就很好。文帝时期,华娇担任湘州刺史、都督湘巴等四州军事,成为守卫长江中游的重要将领。光大元年(567年) ,华娇联系了北周与傀儡政权后梁的军队,起兵造反,被将军吴明彻、淳于量镇压。华娇不得不独自逃往江陵,大部分部队都被杀。
经济成就
陈旭在位期间,修复水利,开垦荒地,鼓励农民生产,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img]148577[/img]
军事成就
陈宣帝继位后,北周遣使聘陈,约陈共伐齐。太建五年(573年),派大将吴明彻乘北齐大乱之机北伐,攻占吕梁(今江苏徐州附近)和寿阳,曾占淮泗之地。此时,北齐衰乱已极,如果陈军能乘势前进,北齐就有可能被淘汰。但陈宣帝进入淮南,其目的还是划淮而守,苟安江南,因此停兵淮南,坐失灭齐的机会。北周灭齐后,陈宣帝想争夺徐、兖,出兵北伐。吴明彻十年(578年)进攻彭城,被周军击败。从那以后,北周就把兵锋指向淮南,到了明年冬天,江北、淮南都被北周夺走了,陈氏的江东政权摇摇欲坠。
[img]148578[/img]
文化成就
周武帝灭佛使中原大德名僧纷纷南渡,如僧靖嵩“遂与同学法贵、灵魂等300多位僧侣,从北建南,达到江左”。因为当时佛教已经深入民间,大规模灭佛必然会引起民情恐慌和社会震荡。因此,陈宣帝反其道而崇佛,以达到吸引人心、争取舆论的目的。对投众僧,“陈宣帝远鞠德音,承风迎引,让侍中袁宪到京口城礼接登岸。...所司供应,务令周治”。佛教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道德支柱。对陈宣帝来说,“如来付嘱必仁王,般若兴隆期于圣运。弟子们汇编承洪绪思弘大业,愿此法门遍布幽显。” 他还礼敬慧思、智凯等高僧,为天台宗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陈宣帝陈旭在位期间的行动和成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