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宏,即北魏孝文帝,献文帝拓跋宏的长子,生母是李夫人,南北朝北魏第七位皇帝,在位28年。
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由明太后临朝执政。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实施改革。他首先整顿官治,建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494年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促进北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发展,历史上被称为“太和改革”。499年4月26日,死于谷塘原之行宫,死后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轶事典故
开导元澄
太和十七年(493年)五月,孝文帝在首都平城明堂举行斋戒,召集群臣,决定是否出师征伐南朝。太常卿王陈主持占卜,他仔细观察龟版上的线条,确定属于革卦。孝文帝一听,立即引述革卦的话说:“‘汤,武革命,应天而顺人。再吉利也没有了。“大臣们知道孝文帝已经下定决心,没有人敢说话。只有尚书和任城王拓跋澄说:“陛下继承了皇帝的遗产,统治了中原。这次,他征服了尚未归服的小邦,但他得到了商汤和周武王革命的占卜。恐怕这不是一件好事。孝文帝严厉责任城王澄,这场盛大的仪式草草结束。
当然,孝文帝的真诚不是南伐。他知道任城王已经看透了自己的心思,回到宫殿后立即召见他,并说:“你大概明白,你怕明堂上人多嘴杂,坏了我的大事,假装生气,吓到了文武官员。现在让我们仔细讨论革卦。“然后屏幕退缩,他们的计划和盘子:“这个行动真的很困难,但平城是一个使用武术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实施文学治理的地方。没有办法改变这里的习俗。我想借此机会搬到中原。你觉得怎么样?”拓跋澄这才恍然大悟。十天后,孝文帝在他的第一任祖母冯太后的永固陵前举行了告别仪式,从平城出发,带领30万军队南下。
[img]148496[/img]
赐死太子
孝文帝的第一位皇太子元勋出生在改革时期的背景下。在冯太后的十五年里,他非常溺爱元勋。元勋从小就因为冯太后的溺爱而养成了傲慢、专横、傲慢、厌倦了学习和教学的性格。此外,在孝文帝的监督期间,元勋对元勋的要求非常严格,但缺乏启发。这种对比曾经使元勋产生了叛逆的心理。孝文帝对他有点失望,父子关系也有点疏远。
元勋非常强壮,厌倦了书籍。因为他一年四季都住在平城,所以他不习惯洛阳湿热的天气。他经常想回到平城。孝文帝曾出游嵩山,元勋留在金庸城,与侍从密谋,亲手杀死侍从官高道悦。后来,他被尚书迅速鞭打,向前在嵩山的孝文帝报告。孝文帝听后非常生气,但他为皇太子感到难过和难过。下令封锁消息,嵩山之行后,回京召元勋,痛斥元勋的罪行,甚至与王宗贵族亲手惩罚元勋,指责100人。太和二十一年(497年),被奸人李彪告发孝文帝,元璋仍有谋反之心,被刺杀河阳,平时入葬。
[img]148497[/img]
后妃出轨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一直忙于南征,经常不在皇宫。孝文帝的第二任皇后冯妙莲受不了了。冯妙莲在家养病的时候,一个医生叫高菩萨帮她治疗,互相喜欢。她想起了这个男人,让她的心把他悄悄带进宫殿,谎称宦官。从那以后,他们开心了。孝文帝一直蒙在鼓里,偶尔回来一次,封她为皇后,然后带兵上前线。
后来,彭城公主告诉冯妙莲后宫的淫乱。孝文帝病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派人回洛阳静静地调查。孝文帝身体不好。经过这次重击,他变得更加虚弱。孝文帝杀死了高菩萨和其他人,但他只与冯妙莲分居,没有废墟她。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带病南征,在军中突然病倒。他知道自己忍不住死了。他向两兄弟彭城王元谢和北海王元详解释了这件事,并委托他说:女王不遵守妇女的道德。我死后,她可能会干预政府。让她自杀,找个地方埋葬女王的礼物。孝文帝去世后,北海王元详带着白整来到冯妙莲的住处,送了一杯酒,冯妙莲喝完酒后去世,后名幽皇后。
探索孝文帝拓跋宏的一生,有哪些轶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