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觉,即北周孝闵皇帝,周文帝宇文泰的第三个儿子,生母是元皇后,南北朝北周开国君主,实际上是权臣宇文护的傀儡。最后,他被宇文护杀害,年仅16岁。天河七年(572年),周武帝宇文勇杀了宇文护,并派蜀国公尉迟伟去南郊为孝闵皇帝,称他的陵墓为静陵。
为政举措
宇文觉即位后,多次减赋减刑。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3月14日,下诏说:“西州去年道歉,人饿了,我心里有同情心。该州未完成纳税的,应当全部免除。另派使者巡视,救济穷人。三月二十五日,裁减六府官员,三分裁减一分。4月4日,圣旨死罪以下的囚犯各减刑一等。八月五日,下诏道:“我才登皇位,教育不到,使我的人民,多陷刑网。现在秋天到了,要执行死刑,读群生,责任在我身上。宽恕有罪的人,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凡犯死罪的,应当减为流放;流放罪以下的,各减一等。不在赦免范围内的,不得依此减罪。八月二十八日,又下诏说:“帝王治天下,都广泛拜访人才,治人民。现在二十四军应该推荐贤惠有治理能力的人,每军推荐九人。如果将来有不称职的人,所有推荐的政府都将受到惩罚。九月二十四日,下诏道:“我听说治理世界的不仅仅是帝王一人,而是上下同心。如今,文武官员和军人未封爵者,应各升两级。”
[img]148200[/img]
宇文觉得天性刚毅果敢,对表哥宇文护专政相当不满。司会李植和军司马孙恒也对宇文的护权高位发表了很多评论,于是他们私下向宇文觉请求与乙弗凤、何拔提一起杀害宇文觉,并获得了宇文觉的同意。他们又找张光洛一起行事,但张光洛却把这件事告诉了宇文护。于是宇文护改封李植为梁州刺史,孙恒为潼州刺史,将其外放。因此,乙弗凤表示,他将把宇文护引进宫后杀人,但张光洛将此事告诉宇文护。相反,宇文护与尉迟纲合谋废除。首先,他设计杀死乙弗凤,使宇文觉周围没有侍卫;然后他派贺兰祥强迫宇文觉降职,将他贬为略阳公和幽禁。
人物评价
宇文勇:“至德纯洁,天姿秀杰。”
卢思道:“闵帝以继承基础,应天纳禅。弱龄厌世,不及称皇。以妾长见立,编我鸿绪。冷静优雅,也守文之良主。”
[img]148201[/img]
令狐德芬《周书》:“孝闵承既安之业,应乐推之运,柴天竺物,正位君临,近无异言,远无异望。虽然黄初代德太始受终,但也不如尚。然而,政由宁氏,主怀疑芒刺;祭是寡人,臣无复子之请。以这种速度灾难是合适的。”
李延寿的《北史》:①帝性刚果。②孝闵承既安之业,乐推之运;明朝皇帝代帝之尊,大宗之绪汇编。一开始,权臣专命,最后政出私门;怀疑芒刺,使幽杀之祸,珍惜。
徐钧:“朱门十五春长大,废兴无奈属于权臣。当时,他是开基主,被虚名误解。”
后世纪念
北周武帝宇文勇登基12年后,命令宇文觉为孝闵皇帝,称其陵墓为静陵。
据《北史》记载,在北周五的皇帝中,孝敏皇帝于文觉埋葬了静陵。但是葬地没有记载。武帝孝陵以西已知为北周重臣葬地,北周诸陵,包括静陵,也应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
后人如何评价宇文觉?他在位期间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