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字恭祖。汉末群雄之一。给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
东汉末年,群雄争夺中原,无非是地盘。所以,有立足之地,自然是汉末英雄的目标。其中,就刘备而言,早在公元195年,他就获得了军家必争的徐州之地。
[img]148056[/img]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记载:谦病认,别开麋竺说:“非刘备不能安这州。”
兴平二年(195年),陶谦病重,对别开麋竺说:“非刘备不能使徐州稳定。也就是说,在陶谦临终之前,他已经决定把徐州给刘备。对刘备来说,天上掉馅饼。虽然刘备一开始多次拒绝,但在陈登、孔融的反复劝说下,刘备随后带领徐州。所以,问题来了,陶谦临终前,为什么要把徐州给刘备,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呢?对徐州牧陶谦来说,明明有两个儿子,为什么不把徐州留给儿子呢?
一
@ 原来东汉各州的刺史和州牧,在其死后,是不能把地盘传给自己的儿子的,也就是说,东汉王朝需要任命接替候选人。然而,在黄巾起义和董卓之乱之后,汉朝衰落,无法控制各州的刺史或州牧人选。比如益州牧刘燕去世后,儿子刘璋来接替。至于袁绍、曹操等诸侯,他们也采取了父死子继的方式,将领土传给儿子。至于徐州牧陶谦,史料记载他有两个儿子,陶商和陶应,也就是说,陶谦可以把儿子接任徐州牧。
在这方面,在我看来,陶谦把徐州交给了刘备,而不是他的儿子,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是刘备对陶谦的帮助。对陶谦来说,他与当时强大的王子曹操作仇。原因是《三国志》记载,陶谦怨恨曹操攻打徐州,派骑兵掩盖曹松。
二
[img]148057[/img]
尽管在其他史料中,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并非陶谦计划杀死曹操的父亲曹嵩,但无论如何,曹嵩是被陶谦杀死的。因此,初平四年(193年)秋,曹操以为父亲报仇为由,起兵讨伐陶谦。当时,袁绍还派部门帮助朱灵督三营军。徐州牧陶谦面对曹操和袁绍大军的进攻,难以抗拒,于是急于青州刺史田楷。田楷和刘备前来救援,曹操选择退兵。
值得注意的是,曹操的退役是兖州的张淼、陈宫等人背叛了自己,欢迎吕布为兖州牧羊人,这使曹操几乎失去了领土。因此,曹操不得不赶回兖州,与吕布、陈宫作战,从徐州退役。当然,无论如何,刘备用1000多人支持徐州,这不仅是为了拯救正义,也是为了钦佩刘备的勇气。这无疑是徐州牧陶谦对此的印象。
三
初平四年(193年),陶谦派赵昱向汉献帝贡献,表示对汉朝的支持。同年,下邳人宣聚数千人,自称天子,陶谦派军杀人。对此,在笔者看来,徐州牧陶谦的行为表明,他仍然支持东汉王朝,至少关心汉朝。因此,陶谦自然更喜欢汉朝的后裔刘备。
此外,将徐州交给汉代后裔的刘备更符合陶谦对东汉王朝的态度。至于旁边的公孙赞和袁术,虽然他们是陶谦的盟友,但公孙赞杀害了幽州牧羊人刘宇,袁术有计划超越皇帝,这不在陶谦的考虑之内。此外,陶谦之没有把徐州牧的位置传给两个儿子,很可能是担心曹操后来的报复。陶谦在与曹操的较量中屡战屡败,自知不是曹操的对手。
四
[img]148058[/img]
@ 比如兴平元年(194年)4月,曹操再次率军南攻徐州,先拔五城,然后略地到琅邪、东海。也就是说,徐州的许多领土已经被曹操占领。换句话说,徐州有被曹操完全占据的风险。因此,对徐州牧陶谦来说,自然要选择更有能力的人才来守卫徐州。至于陶谦的两个儿子陶商和陶应,没有相关的历史记录来反映他们的能力,也就是说,他们很可能相对平庸,至少无法与曹操竞争。
如果陶谦真的把他的两个儿子传给他,可能会加速徐州的失败。一旦徐州被占领,曹操杀死了他父亲的仇恨,这无疑会伤害陶谦的两个儿子,这是陶谦不想看到的结果。基于这些因素,陶谦临终前给刘备的徐州可以说是一个烫手山芋。对刘备来说,成功地占据徐州之主的地位并不容易。刘备执掌徐州后,先是遇到了袁术的进攻,后来又被吕布反客为主,最后只能投靠曹操,继续自己的颠沛流离之旅。
陶谦临终前为什么要把徐州给刘备?他没有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