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的兴衰与变迁,生动的历史人物,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接下来带你走进姬发、雷震子的母亲太思的故事。
太思,出生年龄不明,姓思,周文王的妃子,周武王的母亲。太思天生丽质,聪明贤惠,分忧国事,严格教育子女,尊重上下,深受文王的喜爱和臣下的尊重,被誉为“文母”,在《诗经》和《列女传》中都对太思赞不绝口。武则天时期,太思被授予文定皇后称号,陵称德陵。
[img]148050[/img]
出生于夏朝君主夏禹后代的太司(今陕西省合阳县)部落,另一人说出生于祁国、曾国。
西伯侯姬昌在渭水之滨遇到了太司。她对自己的美貌感到惊讶。后来,她知道太司仁爱而理性,生活节俭。姬昌决定娶太司。因为渭水没有桥,姬昌决定在渭水造舟为梁,舟舟相连,成为浮桥,亲迎太司,场面盛大。
入门后,太司仰慕长辈的美德,效法太姜(周太王正妃)、太任(周王季历正妃),丹夕勤劳,进入妇道。太司尊号为“文母”,姬昌理外,太司治内。太司和姬昌生了十个儿子,分别是: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成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严谨的教诲使他们从未做过坏事。
在太司的儿子中,长子伯邑考因得罪王后妲己而被纣王杀害,因此姬昌以次子姬为王子,姬昌死后为周武王而立。
在《诗经》中,第一篇题为《国风·周南·关菊》的文章描述了太司和姬昌的爱情故事:“关关菊鸠,在河之洲。淑女,君子好。”《大雅·文王之什·思齐》描述了太司的记忆:“思齐大任,武王之母,思媚周江,北京之妇。大思嗣徽音,百斯男。”
[img]148051[/img]
太姜、太任、太司合称“三太”,后人以“太太”为已婚女性的尊称,代表贤德直追三太。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元天授,尊封姬昌为文皇帝,庙号始祖。太思被称为文定皇后,陵称德陵。
历史上的太司是谁?传说她的美貌惊人